为保持乃至持续提升自身在国际船舶市场的竞争力,日本船舶行业今年以来在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领域的研发工作不断提速,仅12月份就有多艘新船型研发计划被披露。
今治造船——
全球首制风电集装箱式电力运输船
12月3日,日本今治造船株式会社在官网发布消息称,今治造船与PowerX公司在12月2日正式签署资本和商业合作协议,今治造船将投入10亿日元与PowerX公司联合研发全球首制海上风电集装箱式电力运输船。
根据协议,双方将合作研制海上风电集装箱式电力运输船及相关运输电池,力争在2025年年底之前建成“Power ARK”海上风电集装箱式电力运输船的原型船。今治造船表示,将充分利用自身船型研发等技术资源,结合PowerX公司在蓄电、输电等领域的技术优势,推动该原型船的研发及未来批量建造工作,以帮助航运业加快实现脱碳目标,为行业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对此,日本海事新闻网报道称,海上风电集装箱式电力运输船主要用于海上风力发电的电力运输,造价将达数十亿日元。一般而言,海上风力发电的电力都是通过海底电缆运输的,但铺设海底电缆的相关成本约为每公里1亿~2亿日元,相比之下,采用集装箱式电力运输船有望显著降低运输成本。
据了解,今年8月,日本电商ZOZO宣布正式成立PowerX公司。该公司将致力打造全球首创的海上风电集装箱式电力运输船,共计划设计建造100TEU、1000TEU和3000TEU等3型全球首制电力运输船。其中,100TEU该型船的原型船“Power ARK 100”采用三体船设计,总长100.5米,型宽21.9米,吃水5米,载重量2200吨,最高航速14节,额定功率222兆瓦时,船上配备自主导航软件、传感设备以及防碰撞系统等。“Power ARK 100”可储存100个网格电池即200兆瓦时的电力,相当于22000户日本家庭一天的总用电量。如果同时使用电力和可持续生物燃料,该型船可实现1000~3000公里距离的电力运输。预计“Power ARK 100”的设计和建造工作将于明年1月开始,该船计划于2025年完工交付。
根据PowerX公司的计划,1000TEU电力运输船总长150米,型宽28米,可装运电力2090兆瓦时;3000TEU电力运输船总长220米,型宽37米,可装运电力5660兆瓦时。
ZOZO认为,该型船将带来一种全新的能源储存和运输方式,从而加速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此外,PowerX公司还在考虑研发如何使用普通集装箱进行电力运输。
三菱造船——
混合动力零排放电动船
12月14日,日本三菱重工集团宣布,该集团旗下三菱造船和总部位于东京的e5实验室将联合为零排放电动船“ROBO SHIP”号提供设计,该船预计2023年4月完工交付。
根据三菱重工发布的消息,“ROBO SHIP”号将采用混合动力推进系统,利用大容量蓄电池和发电机提供的混合动力,加上三菱造船的高性能双摇臂船体设计,可进一步减少巡航时的二氧化碳排放,使该船在港口进行货物装卸作业及停靠、进出码头时实现零排放。同时,该混合动力系统还可实现在液化天然气(LNG)、氢气、氨气、生物燃料等与发电机电力间进行切换,且均能在航行中实现零排放。该混合动力系统还可减小船舶的噪音并振动,且有助于减少船员的工作量。三菱重工表示,配备该系统的船舶大规模投入运营后将大幅降低成本,并加速电动船的推广应用。
此外,该船还将配备Marindows数字平台,利用通信和数字技术,推进船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据悉,“ROBO SHIP”号由本田重工业为朝日油船建造,总吨位为499吨,于2023年4月完工交付后将作为Aioi Bioenergy公司的生物质燃料运输船投入运营。
新来岛造船——
氨燃料汽车运输船
12月8日,日本川崎汽船株式会社在官网发布消息称,由川崎汽船、日本新来岛造船联合研发的氨燃料汽车运输船概念设计已获得日本海事协会(NK)颁发的原则性认可(AiP)证书。
消息称,川崎汽船和新来岛造船对氨作为船用燃料的潜在风险进行了全方位评估,并制定了相应的安全对策。在此基础上,双方将致力研发既可减小低环境负荷又兼顾船舶实际运营要求的氨燃料汽车运输船。此外,川崎汽船和新来岛造船还将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相关氨燃料规则动向及有关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研发更多使用氨燃料的船型。
此前,川崎汽船修订并提出了“川崎汽船环境愿景2050”,并设定了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目标。今年11月,川崎汽船还宣布,将与NS联合海运、日本造船、伊藤忠商事以及三井物产机械技术等公司展开合作,研发氨燃料动力船舶,并计划于2028年实现商业运营。
据了解,日本经济产业省已制定了详细的采购战略,以确保日本电力和航运业在2050年前使用3000万吨氨,从而实现日本的“碳中和”目标。
(钱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