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行业独一份!展现了船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成果

中国船舶十一所两项目获首届智能制造创新大赛奖

中国船舶报 2021年12月17日 何宝新 邵明智

  本报讯 记者 何宝新 通讯员 邵明智 报道   12月8日,“首届智能制造创新大赛”颁奖仪式在2021年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开幕式上举行,代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参赛的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第十一研究所携2个项目赢得殊荣,成为船舶行业唯一获奖单位。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小组立自适应编程智能焊接流水线”获得三等奖和人气奖,“高技术船舶智能制造流水线”获得优秀奖,展现了中国船舶集团长期聚焦船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新成果和新形象。

  首届智能制造创新大赛在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组委会的支持下,由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联合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单位共同发起举办。大赛以“创新筑梦、智造未来”为主题,聚焦智能制造装备创新、软件系统创新和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创新三大领域,设立东、西、南、北四大赛区,共28个省、市、自治区近千支团队参赛,十一所参赛的2个项目在东部赛区“三省一市”426支优秀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双双以东部赛区二等奖晋级全国总决赛。

  “船舶与海洋工程小组立自适应编程智能焊接流水线”项目曾获第三十二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上海市青年创新大赛银奖。在该项目研发过程中,十一所项目团队首次自主开发了基于机器视觉的自适应编程系统、全套的小组立焊接工艺数据库和焊接工艺专家系统,实现小组立智能焊接关键技术和软件系统自主可控,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目前,该流水线已成功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片体、国内骨干船企小组立、海工装备上部模型片体等智能化生产中,平均日焊产能为300~400米,生产效率提升30%~40%,核心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本较国外同类设备减少30%,效率效益明显提升。

  “高技术船舶智能制造流水线”项目曾获2018年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一等奖、2020年中国工业大奖提名奖等国家级奖项。在该项目研发过程中,十一所项目团队针对目前船舶分段尺度大、工艺流程复杂、作业环境相对恶劣等痛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流水线智能化创新改造。结合我国船舶制造工艺现状,十一所项目团队以平面分段为研究对象,以“工艺+装备+软件”为核心工具,以机器人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工程应用为创新要素,成功研发设计了基于现场智能化柔性化的平面分段流水线,目前已在20多家国内骨干船厂获得推广应用,效率明显提升。与传统分段装焊方式相比,片段线人员减少80%,生产效率提升约2倍。实践证明,该流水线综合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中国船舶报产经行业风06中国船舶十一所两项目获首届智能制造创新大赛奖 何宝新 邵明智2021-12-17 2 2021年12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