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何宝新
1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三大船企江南造船、沪东中华、外高桥造船接单、开工、出坞、试航、交船等五大节点亮点纷呈,经营接单和船舶交付方面更是创下新高,为实现“第一季度经营生产‘开门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经营接单方面,三大船企累计共承接7600车位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远洋汽车运输船(PCTC)、17.4万立方米LNG运输船、7000TEU集装箱船等六型18艘船,创单月历史新高。其中,沪东中华签下了6艘自主研发的全球最新一代“长恒系列”17.4万立方米LNG船建造合同,为中国船企近十年来在LNG运输船建造领域一次性生效数量最多的订单;江南造船获得了2艘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船院自主研发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且迄今为止全球签约生效的最大7600车位LNG双燃料PCTC建造订单,这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在该两个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创新到引领的历史性突破。
船舶交付方面,三大船企共完工交付8.6万立方米超大型双燃料液化气船(VLGC)、2.2万立方米乙烯运输船(VLEC)、1.5万TEU双燃料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1.5万TEU常规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世界独创Fast4Ward“通用型”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全球首艘双燃料动力20.9万载重吨纽卡斯尔型散货船等9艘船,计156万载重吨,创单月历史新高。其中,外高桥造船不仅成功交付全球首艘双燃料动力20.9万载重吨纽卡斯尔型散货船,而且单月完工总量突破100万载重吨,达118万载重吨,继续领跑中国各大船企。
在建船舶方面,三大船企接连实现了开工、出坞、试航等重要生产节点,其中包括1艘9.3万立方米VLGC、2艘双燃料动力19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等3艘新船开工;1艘2.4万TEU级超大型集装箱船、1艘8.6万立方米VLGC、1艘17.4万立方米LNG船、1艘双燃料动力11.9万吨阿芙拉型原油船、1艘21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等5艘新船出坞;1艘1.5万TEU常规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1艘8万立方米LNG船、1艘3600车位PCTC、1艘双燃料动力20.9万吨纽卡斯尔型散货船等4艘船完成试航,等待交付。此外,还有1艘搭载全球舱容最大C型双耳液罐的3万立方米LNG运输船在江南造船实现全船贯通。
2022年是中国船舶集团迁驻上海的第一个完整年,也是上海三大船企深化转型升级关键之年,经营生产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和繁重。中国首制大型邮轮全面进入内装和系统完工调试的攻坚阶段,大型邮轮2号船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开工建造,届时将呈现“双轮戏珠”的壮观场面。同时,全球最大型2.4万TEU集装箱船系列船进入交付季,全球最新一代“长恒系列”17.4万立方米LNG船、7600车位PCTC等一批高新产品陆续开工,上海船舶工业也将迎来转型发展的丰收之年。
上海是中国船舶工业的重镇,三大船企肩负着“引领行业发展、支撑国防建设、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他们表示,将继续在中国船舶集团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公司2022年度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创新引领、做强高端船型、提升运行质量、增强发展自信,乘势而为、携手同行,为上海高端船舶制造的蓬勃健康发展和我国海洋强国、造船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