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打造造船强国建设“推进器”

中国船舶报 2022年09月02日 刘志良

  刘志良

  8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会。会议强调,要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品,引领和支撑重点行业领域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助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核心技术产品是我国加快建设造船强国的“推进器”,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船舶工业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聚焦“卡脖子”问题,进一步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积极探索构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贯通的协同攻关机制,不断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稳定性,为我国早日建成造船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牵住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逐渐构建了高效协同、开放包容的创新体系,在高端船舶和海工装备研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国产航空母舰、国产大型邮轮、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等核心装备以及船舶动力装备、通信导航设备等船舶配套产品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与船舶工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我国船舶工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这为我国船舶工业向中高端迈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不过,总体来看,我国船舶工业在诸多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仍然与日韩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大型邮轮、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LNG船液货舱技术、工业设计软件等“硬件”和“软件”领域核心装备的设计和配套产品方面,仍然是我国船舶工业“卡脖子”领域。攻克这些关键核心技术,对于我国尽快实现建设造船强国目标至关重要。同时,受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等诸多因素影响,关键核心技术甚至已成为威胁一家企业生存发展的“战略”手段,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

  当前,全球海事业正在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汇发展,很多前沿领域都在孕育新的重大突破,不断催生出颠覆性技术、颠覆性产品。我国船舶工业要在全球竞争中谋求更大的主动性,必须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在科技自立自强方面有新作为、大作为。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落实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用改革的办法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障碍,鼓励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充分激发企业科技攻关的创新创造活力;其次,加强高校院所、国企民企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产学研用联合、上中下游贯通,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构建研产用同向发力的创新生态,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不断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稳定性;再次,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不断深化对企业科技创新规律的认识,将企业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相结合;最后,继续大力强化高水平开放创新,拓展国际合作,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度参与全球船舶科技创新工作,以核心技术影响全球船舶工业发展布局。

  关键核心技术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最大“命门”,必须抓在自己手里,惟其如此,才不会受制于人,这是从根本上保证我国船舶工业实现从大到强转变的基础。今后,我国船舶工业要继续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强化原始创新策源新动力,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助力我国船舶工业早日实现从大到强的转变。

中国船舶报一版要闻01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打造造船强国建设“推进器” 刘志良2022-09-02 2 2022年09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