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28日~29日,2022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哈尔滨)极地科学与技术论坛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办。来自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等18个国家的2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线上线下会议,围绕极地船舶、极地通讯与导航、极地装备与环境适应性、极地物理等多个领域,从高校、产业、研究机构等不同层面展开讨论,为推动中外产学研用合作及黑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哈工程大党委常委、副校长殷敬伟在致辞中介绍了“十三五”以来该校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上取得的诸多成果。他表示,哈工程大正逐步构建起“项目—平台—人才”三位一体的国际创新合作发展模式,在极地技术与装备、船舶动力、通信、海洋传感器、新能源等领域,与国际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入开展交流与合作,为促进船舶行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希望与会人员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深入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不断拓展合作新空间,为共同打造务实高效、合作共赢的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新格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主论坛上,与会专家分别围绕现代北极船舶设计难点、寒地经济产学研用融合、气垫船原理与设计等相关选题作了主旨演讲。论坛共设6个子论坛,50余名海内外行业精英以产学研用合作发展为目标,就如何推动人才培养、联合科研、技术转化等多个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已连续成功举办4届。其中,极地科学与技术论坛由哈工程大、中国—俄罗斯极地技术与装备联合实验室、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共同承办。
(胡莹洁 朱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