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黑马”的荣耀

——记中国船舶平阳重工青年钳工王雪源
中国船舶报 2022年11月18日 许俊艳

董文生 摄

  通讯员 许俊艳

  我要将我的青春和力量献给祖国的海防建设事业!

  ——王雪源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机电制造分公司的王雪源,从来没敢想过自己能成为2022年山西省国防科技工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钳工组比赛中的一匹“黑马”,以理论84分和实操88分“双第一”的成绩一举夺魁。这可是他当钳工11年以来梦寐以求的荣耀。

  11年来,这位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皮肤略显黝黑、沉着腼腆的年轻帅小伙,一直怀着一颗金子般的心——阳光、乐观、积极,对事业充满无限的热忱和热爱。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王雪源2011年毕业于山东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模具钳工专业。成绩优异的他,还没出校门就有企业“上门要”,而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平阳重工工作。他希望自己像爷爷和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军工人,为祖国的海防事业贡献青春和力量。

  “我的父亲和爷爷都曾经是平阳重工的钳工。他们从心底里热爱平阳重工,热爱祖国的海防事业,热爱钳工岗位。所以我爷爷希望我父亲做钳工,我父亲又希望我继续当钳工。”提起祖孙三代都是钳工这件事,王雪源掩饰不住脸上的自豪。

  王雪源没有辜负长辈们的厚望,不仅继承了家里钳工的“衣钵”,技术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连他的父亲暗地里也非常佩服他:“真没想到,雪源身上有非常好的潜质——精细、爱钻研,干的活儿比一般人漂亮。”

  攀上技术“珠穆朗玛峰”

  作为一名关键件生产的特定钳工,王雪源深知责任重大。该零件尺寸精度要求为千分之几毫米,这对年轻钳工来说,绝对是一个超高难度的技术挑战。

  车间里的同事们都对这个零件的加工望而却步,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王雪源却潜下心来认真琢磨研究,一共想出了8种方案。他用砂纸、研磨膏按照不同的方案在试样上反复试验,不断调整手上的力度,一点点磨、一次次测。由于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他的两个拇指肿得像两颗红皮的大头蒜,腰硬得像一座石膏雕塑直不起来,低着头的脖子像用胶水粘住一扭就疼,盯工件一盯就是好几个小时的眼睛累得像是进了沙子总是流泪。即便如此,这些试验还是都以失败告终。

  王雪源丝毫不气馁,整日苦思冥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开始怀疑是不是现有的工具不能满足要求,于是自掏腰包,在网上购买了一堆新的砂纸和研磨膏,开始在试样上反复试验。

  终于有一天,王雪源皱了几个月的眉头舒展开来。当质检员一边竖着大拇指,一边惊奇地告诉他达到了千分之几毫米的测量标准时,王雪源的心激动得都要从嗓子眼儿里跳出来。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王雪源终于成功攀登上了同类零件技术上的“珠穆朗玛峰”,顺利挤进平阳重工“一流钳工”的行列。

  经此一“战”,王雪源完美地超越了心目中最崇拜的爷爷和父亲。同时,他的付出和努力也得到了平阳重工机电制造分公司领导的赞赏和认可。“雪源非常有责任心,做事认真,善于学习钻研,对工作达到痴迷的地步,喜欢勤学苦练,掌握了高超的钳工技术。”机电制造分公司副总经理裴志军说起他来赞不绝口。

  创造“一天干一件”新纪录

  王雪源天生是个喜欢创新和挑战的人。技术上的难关攻克之后,他又开始迎接下一个挑战。

  他发现按照当前的工艺生产,这件关键件两天才能完成1件,一个月最多完成15件。他对这样的加工效率很不满意,觉得干得又少又慢。“怎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王雪源心里又开始琢磨起来。

  他开始研究工艺,可一步一步精细无比的工艺是平阳重工几十年来几代技术人员智慧和心血的结晶,怎么也找不出改进的空间。他挠着头皮,死死地盯着工艺上的每一个字,突然眼前一亮,一个金点子从脑海中一下“蹦”了出来。原来,因为是关键件,又为了保证千分之几的精度要求,技术人员们把加工的每一步都写成精研,这样每一步都势必会花费工人大量的时间。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王雪源心里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开心。

  他开始在试样上边干边琢磨,是否可以先在加工每个部分时先粗研,最后再在整体上精研。他一点点试验,慢慢地从最开始的两天加工1件,变到一天半加工1件,最后变到一天加工1件。试验终于成功了!他的工作效率一下子翻了一番,一个月史无前例地完成了30件。

  “王雪源善于钻研技术,在量具研磨方面,手法娴熟,是平阳重工青年钳工中的佼佼者。”作为平阳重工参加山西省国防科技工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领队的全国劳动模范董鹏,也对这个年轻钳工赞赏有加。

  把青春献给祖国的海防

  工作中除了攻克技术难关、提高质量和效率之外,王雪源还是车间里大家交口称赞的好青年。

  “王雪源是一个踏实肯干的青年,每次都能按照要求保质保量地出色完成各项任务。他勤奋上进,踏实肯干,在技能提高和工作态度方面是青年人的榜样。”在机电制造分公司经理汪贤明的眼里,王雪源是一个值得信赖、能担当重任的青年。

  王雪源乐于帮助别人,愿意把自己的钳工技术经验无私分享给他人,让更多的年轻钳工受益。除了帮助身边的工友,他还积极帮助从其他分公司慕名而来学习的钳工,将自己的工作技巧倾囊相授。

  在获得山西省国防科技工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后,王雪源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技术无止境,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参加国家级、世界级职业技能大赛,想和更多的钳工高手切磋技术。每一次参赛,都能让我学到新知识。”王雪源谦虚又满怀期待地说。

  王雪源把奋斗当作底色,用汗水和智慧抒写着对祖国船舶事业无尽的忠诚和热爱,用探索和创新抒写着对钳工岗位的坚守和执着,用追求和奉献抒写着对建设祖国强大海防的信心和决心。

  “我要将我的青春和力量献给祖国的海防建设事业!”站在刻有“向为海防建设无私奉献的几代平阳人致敬”的铁锚雕像前,王雪源做出郑重承诺。

中国船舶报党建园地03钳工“黑马”的荣耀 许俊艳2022-11-18 2 2022年11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