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志良 报道 日前,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船东协会主办,山东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和烟台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院协办,海德威科技集团(青岛)有限公司承办的船舶新能源动力技术论坛在山东烟台举办。来自行业协会、政府机关、船东、船厂及设计院的一百多名嘉宾,围绕“船舶新能源动力技术”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探讨,并现场观摩了海德威科技集团船用甲醇燃料供给系统的运行。
中国船协副秘书长谭乃芬在致辞中表示,当前,造船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需要加大数字化和绿色投资力度,开发智能制造和集成解决方案,加快自下而上的转型。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海洋装备产业处负责人辛颖指出,新型工业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任务,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根本动力,绿色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烟台哈工程研究院院长陈海龙表示,烟台哈工程研究院长期聚焦船舶新能源动力发展,已经与20余家山东省内外船舶新能源动力领域的科研院所、知名企业开展了多项务实合作。今后,哈尔滨工程大学将发挥人才及科创优势,与业界同仁通力合作,抢抓绿色船舶关键技术的研发先机,共同推动船舶新能源动力技术的更新迭代。
论坛上,海德威科技集团正式发布了船用甲醇燃料供给系统和碳捕集与再利用系统两大低碳航运解决方案,与太平洋海洋工程(舟山)有限公司、上船院共同签署了可替代燃料改装战略合作协议。据悉,3家企业将从甲醇、氨等新燃料改装的设计方案,客户的共同维护,船厂改装工程,设备安装和调试,售后服务等多个维度展开全方位合作。
论坛上,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发所机电室主任、副主任工程师于瑶作了题为《甲醇燃料动力系统在大型集装箱船上的应用》的报告;哈工程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能源动力专业负责人宋恩哲作了题为《航运能源动力发展路径》的报告;海德威科技集团战略发展总监卢克超作了题为《双碳目标背景下海德威低碳方案》的报告;上船院创新中心副主任张卓作了题为《2023船型发展趋势和低碳技术展望》的报告;MAN ENERGY SOLUTIONS推广经理李宏星作了题为《二冲程甲醇机和辅助系统介绍》的报告。
与会嘉宾还参观了海德威科技集团与哈工程联合组建的新能源实验中心。该中心致力推动新型船用能源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品测试和人才培养,打造满足新能源产品测试需求的智能化综合实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