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工业“含绿量”不断提升

16家船企上榜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
中国船舶报 2024年01月19日

广船国际获评2023年度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文冲修造获评2023年度绿色工厂

龙江广翰获评2023年度绿色工厂

  记者 邝展婷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船舶行业共有16家企业上榜,其中14家企业获评绿色工厂,2家企业获评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这是工信部第八次发布绿色制造名单,通过绿色工厂建设、打造绿色供应链,应用各类节能减排技术,落实各项绿色管理措施,船舶工业绿色制造水平不断提升。

  “绿色”覆盖面越来越广

  从船舶行业新增的1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可以看出,船舶企业的“绿色足迹”正在不断拓展广度和深度。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七二五所下属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入选绿色工厂名单,加上此前几年陆续获评绿色工厂的洛阳双瑞万基钛业有限公司、中船双瑞(洛阳)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双瑞精铸钛业有限公司、大连双瑞风电叶片有限公司,该所下属9家控股公司已有5家入选这个名单;招商工业则有4家旗下企业获评,包括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招商局金陵鼎衡船舶(扬州)有限公司、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友联船厂(蛇口)有限公司,绿色制造的推进力度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船舶企业的绿色发展深度不断增加。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船国际在2022~2023年先后获评工信部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和绿色工厂,这次不仅下属的广州文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同样获评绿色工厂,广船国际还获评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集齐了从船舶设计、建造到供应链管理全过程的国家级“绿色认证”。同样获评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的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则是在2021年就入选了工信部绿色工厂名单,这次将绿色制造向供应链延伸,也证明了该公司打造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化”

  随着海事界各项环保法规的实施,船舶行业企业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发展更加重视。通俗来说,就是不仅要“造绿色船”“绿色造船”,还要把绿色理念贯彻到船舶原材料与配套物资等所有环节。

  广船国际编制了多项管理制度,在生产过程中严格实施相关规章制度,落实绿色采购举措;实现了绿色涂装大包装技术的国产化和工业化,革新了绿色包装技术。同时,在供应商考核评价方面着重考量其绿色发展水平,全力打造企业的绿色供应链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10月,广船国际还成立了碳足迹核算试点工作专班,组织研究制定船舶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构建船舶产品碳足迹数据库,建立健全船舶产品碳足迹评价体系,推动船舶产品碳排放精细化管理。

  重齿公司从源头上治理、从整体规划上推进,打造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该公司建立了产品绿色设计平台,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材料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力求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不使用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材料;建立了物资商务平台,促进物资的高效流通,有效减少物资库存及中转,持续有效带动上下游企业的绿色制造及管理水平。通过建立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打造齿轮箱精益化绿色管理、绿色设计、绿色运行维护、产品报废拆解资源化等多方面绿色制造标杆。

  针对企业实际抓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在推动绿色工厂建设过程中,厘清排放源,根据企业具体情况确定减排措施,注重措施落实,是十分关键的。

  这次上榜的中船重工龙江广瀚燃气轮机有限公司地处哈尔滨,取暖需求是该公司占比很大的一个排放源。冬季供暖期间,龙江广瀚采用燃气锅炉,使用低碳清洁的新能源比例占总能耗的约76%,并将原来的全天采暖调整成分时段、分区域、分温度进行控制,在保证车间温度的前提下减少燃料的使用。针对高纬度地区的采光需求,该公司还将库房、厂房顶部设置成采光板、采光窗,在地下室设置采光井,补充进光,节约电能。

  文冲修造是一家修船企业。过去的修船企业在大众心目中往往有“脏、乱、吵”的不良印象,但文冲修造全面实施超高压水除锈技术,率先应用“船舶行业VOCs无组织排放移动处理装置”,创建能源监测云平台,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构建了适合修船工业特点的绿色工厂模式,突破了行业绿色发展瓶颈,成功获评绿色工厂。

中国船舶报一版要闻01船舶工业“含绿量”不断提升 邝展婷2024-01-19 2 2024年01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