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批量内河纯电零碳箱船项目启动

中国船舶集团旗下骨干企业提供投融资、研发设计、电力系统集成配套和船舶建造管理等全方位支撑
中国船舶报 2024年01月26日

  本报讯 特约记者 何宝新 报道 1月18日,“打造‘浦东绿色智慧航运生态’合作倡议发布暨首批零碳纯电集装箱船舶签约仪式”在沪举行,标志着我国首个批量内河纯电零碳集装箱船项目正式启动,为探索绿色航运船用箱式动力电池示范应用开辟一条新路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多家骨干企业携手为该项目提供投融资、研发设计、电力系统集成配套和船舶建造管理等全方位支撑,充分彰显了央企“践行ESG理念、引领绿色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首批签约的零碳纯电船舶为2+18艘120TEU换电集装箱船试点船型,建成后将投入黄浦江零碳绿色物流航线。这对于补齐航运科技短板、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能级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据了解,中国船舶集团旗下骨干企业中国船舶集团(香港)航运租赁有限公司、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四研究所、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将分别负责投融资、研发设计、电力系统集成配套和船舶建造管理等工作。

  作为全球最大的非银行系船舶租赁企业,中船租赁坚持创新跨周期经营模式,积极把握航运市场周期轮动的机遇,继续加大对清洁能源装备以及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细分船型投放力度。同时,通过联合投资、联合租赁等经营模式,深化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积极参与电化长江、黄浦江零碳绿色物流航线建设,成为我国企业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创新实践的楷模。这次中船租赁联手汉唐航运以投融资的形式,与启源芯动力携手以经营性租赁模式,积极探索绿色航运船用箱式动力电池示范应用新路径,共同推动内河航运“船电分离、电池银行”商业新模式,实践绿色金融与绿色航运“产融结合”发展新探索,开启内河零碳货运新篇章,共建绿色航运生态圈。

  上船院凭借其雄厚的研发实力及推动绿色航运的初心使命,首创这款120TEU换电集装箱船试点船型。该型船总长约80米,型宽12.6米,型深4.1米,采用无舱盖敞口设计,可装运10行、4列、3层标准集装箱。该型船以锂电池为主电源,在艉部主甲板上设置了由该院研发的4个移动集装箱式动力电池单元S-CUBE,配备2个推进器,可以实现硫氧化物、氮氧化物、PM有害颗粒物和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作为我国新能源船舶领域集成设计能力强、工程应用经验丰富、售后服务方案完善的动力系统集成商,七〇四所已累计承接60余艘纯电池动力船舶动力系统订单,取得多项国内领先的技术突破,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这次该所为该型船特别配置最新研制的换电式纯电动直流综合电力推进系统,有3个集装箱式电源,具备充电与换电两种工作模式,适应不同码头配套条件下使用,单次充换电可实现360公里续航里程。同时,还研发出新一代综合智能管控系统,真正实现续航更放心、驾控更舒心、运维更智能,助力实现零排放、零污染、低噪音。

  武昌造船在公务船、工程船、油化船、支线集装箱船、游船、特种辅助船研发制造领域拥有丰富的业绩。该公司将与芜湖船厂联合建造该批内河纯电零碳集装箱船,助力绿色造船和绿色航运的高质量发展。

  为促进上海高端航运服务业与高端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打造船舶电动化发展新高地,中国第二大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上汽集团下属上汽时代、伊控动力承担船舶动力电池研发和制造。

  为顺应国际航运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抢抓绿色低碳“换道超车”的新机遇,在签约仪式现场,由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和上海海事局指导,浦东新区航运服务办公室、浦东海事局携手30余家绿色智慧航运产业链企业、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向全社会、全行业共同发出打造浦东绿色智慧航运生态的合作倡议。倡议呼吁,共同倡导绿色智慧发展理念,推动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构建合作共赢产业生态,创新绿色航运监管体系,推动绿色航运金融创新,建立绿色航运标准规则,推动航运ESG发展,加大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力度,引育绿色智慧航运人才。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租赁、上船院、七〇四所、武昌造船、外高桥造船、中船动力等参与倡议。

中国船舶报一版要闻01我国首个批量内河纯电零碳箱船项目启动 何宝新2024-01-26 2 2024年01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