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船舶绿色发展新赛道

——访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项目部总设计师郝金凤
中国船舶报 2024年01月31日

七一一所研发的新型甲醇双燃料中速机 王进 摄

  记者 郭佳泰

  航运业以脱碳为目的的能源变革势在必行,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石化燃料仍将占据主导地位。我国船舶工业应理性认识绿色能源变革,提升绿色船舶的建造和配套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赢得市场先机。

  “航运以脱碳为目的的能源变革势在必行,但面临巨大挑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项目部总设计师郝金凤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面对能源变革,我国船舶工业应理性认识绿色能源变革,同时提升绿色船舶的建造和配套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抢占绿色发展新赛道。

  创新节能技术 降低设备成本

  我国船舶工业应在碳捕集技术、提高能源效率等节能技术方面持续技术创新,降低设备成本,助力提升船舶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水平。

  在2023年下半年先后召开的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第80次会议(MEPC 80)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上,能源转型、航运绿色能源等相关议题成为各方讨论、博弈的焦点。其中,IMO MEPC 80通过了《2023年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承诺确保到2030年采用替代性零和接近零温室气体燃料,提出到2030年,零/近零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燃料和/或能源的使用占比至少达到5%,并力争达到10%;COP28大会就制定“转型脱离化石燃料”的路线图达成一致,在能源系统中,以公正、有序和合理的方式从化石燃料“转型”,在全球范围加快能源系统实现净零排放,加大零碳和低碳燃料使用占比。与此同时,2024年1月1日开始,航运业正式纳入欧盟碳交易系统(EU ETS)。这些都表明,航运以脱碳为目的的能源变革已是大势所趋。

  但是,郝金凤指出:“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石化燃料在航运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一方面,目前,航运燃料使用量的90%以上都是石油,生物能源、氢和氢基燃料的占比不到1%,石油仍是航运业特别是远洋航运的主要燃料。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0年,航运石化燃料包括石油、液化天然气(LNG)等仍占85%以上,2040年降到50%以下,2050年降到20%左右。

  另一方面,DNV船级社预测,到2030年,碳中和燃料在航运业的需求为1700万吨油当量,占到绿色能源可供给量的28%~38%,但航运能源消耗仅占全球能源使用的3%左右。换句话说,绿色燃料供应增长低于航运业需求的增长,航运业将与其他行业争夺零碳/碳中和燃料。郝金凤表示,航运业能否获得足够的绿色燃料是关键问题。

  此外,有测算表明,在综合考虑建造成本、燃料成本、运营成本等因素之后,船队采用绿色燃料的减碳成本比采用石化燃料降低约28%,甚至更高(基于IMO新修订的温室气体减排战略和碳税预测);采用风力旋筒、气层减阻等节能技术的减碳成本比不采用这些技术降低约20%。郝金凤指出,虽然采用绿色燃料或者节能技术的船舶在投入营运后,给船队带来的减碳成本要低,但绿色燃料船舶本身以及加装节能装备等的成本依然很高。基于这些现实情况,郝金凤建议,我国船舶工业应在碳捕集技术、提高能源效率等节能技术方面持续技术创新,降低设备成本,助力提升船舶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水平。 

  建设绿色供应链 强化配套能力

  当前,我国船舶绿色配套产业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布局,涵盖了绿色材料、节能技术、环保设备等多个领域。国内船舶配套企业必须抓住机遇,建立自有技术体系,掌握核心技术,抢占先机。

  数据显示,2023年新船订单中,采用非石油燃料的船舶占比超过50%,而2022年这一数据仅为30%左右,另外,未来10年,将有7500艘船舶需进行甲醇、氨或其他清洁能源动力改装。对此,郝金凤表示,这些燃料对应的存储系统、加注系统等船用配套设备以及碳捕集存储设备等市场需求很大。以甲醇为例,供应单元配套方面,到2023年上半年,只有阿法拉伐(Alfa Laval)、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七一一所等少数几家配套商有实船业绩,但2023年下半年至今年年初,订单量急剧增加,据悉,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七二五所所属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已揽获数十套设备订单。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船舶绿色配套产业给予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行业朝绿色、低碳、循环方向发展。2023年12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年)》,提出推动船用配套设备绿色升级,加强新型绿色船用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试验验证,加快市场推广;加快建设绿色船舶配套供应链,鼓励船舶配套供应链企业开展绿色生产、创建绿色工厂、生产绿色产品。

  当前,我国船舶绿色配套产业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布局,涵盖了绿色材料、节能技术、环保设备等多个领域。2023年12月5日,七一一所携LNG运输船关键设备——深冷式再液化装置(LSC系列)、以绿色甲醇作为碳中和燃料的双燃料中速发动机,以及用于船舶碳减排的船用二氧化碳捕捉系统三型新产品亮相2023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引起参观者和业界的热烈反响,充分展现了该所聚焦“排放控制”和“能源升级”关键技术、大力培育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所取得的成果。

  同时,我国还积极参与国际船舶环保标准的制定,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为提升我国船舶绿色配套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郝金凤指出,目前,船舶绿色配套领域正处于“百家争鸣”阶段,国内外有一批知名的船舶配套企业,国外还没有形成绝对的技术垄断,国内在部分技术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她建议,国内船舶配套企业必须抓住这一机遇,建立自有技术体系,掌握核心技术,在这一赛道抢占先机。

中国船舶报综合新闻02抢占船舶绿色发展新赛道 郭佳泰2024-01-31 2 2024年01月3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