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出现快速贬值的走势,最低贬值至7.283,后又出现升值;进入2024年,人民币汇率震荡走低,从7.094的位置贬值至7.283。积极应对汇率风险变化,是船企今年经营工作的一项重点。
据了解,我国船舶企业出口船舶产品绝大部分以美元结算且收款周期较长,但船舶建造中的大部分物资采购、劳动力成本则以当地货币(人民币)付款,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变化直接关系到船企的经营状况,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船企的利润水平。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显示,2023年,船价、钢价、汇率等影响企业效益的市场环境均朝着有利方向变化,船企效益明显改善。根据扬子江船业(控股)有限公司2023年财务业绩和相关公告,得益于造船业务收入的强劲增长以及新船价格上涨、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以及原材料成本下降等因素,扬子江船业的毛利润增至54亿元,同比增长69.2%。
中国船协预计,2024年,钢材、汇率和航运市场的波动风险增加。汇率方面,2024年美国货币政策大概率会出现调整,由加息周期进入降息通道,从而带动全球货币政策转向,也将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化。“今年汇率变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总体来看对船企来说会有很大风险。”舟山一家船企负责人表示。
当前形势下,船企应积极应对汇率变化,并将其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相关船企负责人表示,目前来看,交船前基本可以收款50%以上。在此基础上,船企应适当提高合同生效、开工等节点的付款比例,通过“早收钱”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如将第二期开工付款提高到25%。
“随着新造船市场持续走强,后期提高付款比例可能将会对船企更为有利。”业内人士分析,在上一次船市高峰期,交船前付款比例达到80%以上,目前的情况距离这一水平还相差较远。另外,有的船企还可以利用自身集团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条件和特点优化财务管理,审慎安排资产和负债的货币结构,主动灵活地提高综合收益。
在汇率起伏变化中,很多船企多年来建立了有效的汇率风险防范机制,以降低汇率风险不利影响。业内人士建议,船企应持续关注汇率走势,采取与金融机构签订远期结汇协议等方式,控制汇率变化风险。目前以人民币结算的国外船东较少,大力争取此类订单也能减少汇率波动风险。(王进 邝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