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船建学院学生在淄博舰前合影
今年4月23日是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纪念日。据新华社报道,自4月20日起,多地海军部队组织军营开放活动,开放部分武器装备和基层官兵学习、生活、文化活动等场所供市民参观,开展舰艇开放、海防教育等活动,展示海军形象,普及海防知识。
为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我国各大船舶院校也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活动,致敬乘风破浪、保家卫国的人民海军!
——编者
江苏科大——
弘扬“船魂” 精神 镌刻海洋梦
本报讯 记者 吴秀霞 报道 为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时弘扬“船魂”精神,营造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少年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江苏科技大学海洋学院、船海学院以“向海图强,逐梦深蓝”为主题开展“科普进小学”“创意工坊”“非遗剪纸”等致敬人民海军的活动,旨在增强团队意识、丰富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艺术素养。
江苏科大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实践中增才智,长见识,能真正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学子们将从活动中品味深义、挖掘潜力,深刻了解“海军节”意义,以当代青年的风采向人民海军献礼,谱写历史新篇章,再创时代新辉煌,将“向海图强、奋楫追梦”刻入青春梦想。
上海交大——
从上海到三亚 只为遇“舰”你
本报讯 以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为契机,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师生在上海、三亚等地登上海军舰艇,向一线部队官兵学习。
在长江出海口,海潮奔涌、万顷烟波,人民海军舰队伏波静卧。在海军官兵带领下,船建学院部分学生、23级船工专业“旭华试点班”学生和船模队成员登上中国自主研制的某新型主战舰艇,参观飞行甲板等区域,详细了解舰艇各个部位功能,近距离感受到人民海军的力量,“攻有所取,攻无不克”的舰训深入人心。
4月23日上午,船建学院十余名学生前往上海北外滩参加“舰艇开放日”活动。在码头,同学们深入了解了人民海军的光荣历史和发展建设成就,回顾人民海军如何在炮火中诞生、在战斗中成长、在发展中壮大。同学们先后登上了淄博舰和“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了解了海军舰艇分工和他们的神圣使命。
4月20日,上海交大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研究院海南专项师生登上洛阳舰、“友爱”号医院船参观,观摩体验航海仪器等设施,近距离感受军营的独特魅力,进一步了解国防,感受双拥共建,共同向人民海军致敬。
(赵子祥)
哈工程——
肩负时代使命 传承“军工魂”
记者 吴秀霞
4月23日,哈尔滨工程大学纪念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升旗仪式在奥列霍夫广场举行。全校14个学院的学生代表在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下向人民海军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国旗护卫队第18期队员、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本科生顾昀,作为学生代表在国旗下发言:“我为青年的力量而感到骄傲,为海军的强大而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强盛而感到荣耀。中国海军的发展仍在向前,中华民族的复兴仍在继续,我们应该肩负起自己的时代使命,坚守初心,顽强努力拼搏。”
连线船长不忘红色初心
4月21日,哈工程信通学院通信所研究生第三党支部走进船舶博物馆,与千里之外的深海装备综合实验船船长潘新峰,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电磁护卫 燃情海疆”主题党日活动。
潘新峰带领同学们“云”参观了目前全世界吨位最大的小水线面双体科考船,为支部成员介绍船上多项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以及自己在深海开展科考的经历,以生动的讲述带领同学们进入深海科考的世界。
辅导员曲直带领支部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时的重要讲话,从国内外形势分析了海洋强国对于新时代哈工程青年的重大意义,勉励支部党员要树牢科技报国志,同时刻苦钻研学习、勇攀科学高峰。
博士生查浩然讲述了参与研发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如何应用于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分享了一段在南海区域采集电磁信号的经历。查浩然说,正是这段航行经历,使他有幸亲眼见证了祖国壮丽的海域,让他更加坚定了投身于强国强军建设的决心。
博士生王玮表示,这次主题党日活动让其深刻领略了人民海军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意识到了电磁数据在海洋安全中的重要性。
走进军营树牢科技报国志
4月21日,哈工程南海研究院举办“赓续哈军工血脉 向海图强 树牢科技报国志 再立新功”庆祝“海军节”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走进三亚军营,参观舰船。带队教师吴岚代表研究院向海军将士致以节日祝福并赠予舰船技术图书,双方还就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师生参观了西沙海战胜利50周年主题复合展,了解海军航海仪器、武器的使用方法,欣赏了一线海军将士军体拳、刺杀操“快闪”展示。
2022级水声专业研究生夏春光表示:“非常荣幸在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来到海军基地参观,我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树牢科技报国志,刻苦学习钻研,为国家建设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海军作出自己的贡献。”
校园内沉浸式感受船海文化
在哈工程,船海文化深入人心。以“海军节”为契机,哈工程文博场馆已经连续6年组织海军节特别纪念活动。今年,活动由仅面向在校师生扩展为面向广大社会群众以及中小学研学、企业团建等群体性活 动。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走进哈工程校园,学习船海知识,感受浓厚的船海文化氛围。
海洋文化馆活动现场,计算机学院大二本科生黄宇兴作为讲解员正在帮小朋友试戴VR眼镜,讲解辽宁舰的相关知识。“小朋友的父母跟我说,他们也在博物馆工作,今天特意请假带孩子来参加海洋文化馆的体验活动,觉得很有收获。”黄宇兴说,“希望可以通过我的讲解让小朋友们学习船海知识,不断探索海洋奥秘。”大朋友引领小朋友,“海洋强国梦”的种子,已经在心中种下。
船舶博物馆活动现场,船舶学院研三学生王睿智正在体验船模拼装,“我们拼装的这种明轮船是一种推进方式比较古老的船舶,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蒸汽轮船‘黄鹄’号就是明轮船,他的设计者徐寿是首位在国际期刊杂志《自然》上发表文章的作者,在学校船海楼前,还树立着徐寿雕像……”结合自己专业相关知识,王睿智与活动现场的同学们相谈甚欢,“在活动现场,大家来自不同学院、不同年级,但是都带着浓浓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