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双瑞成立于2003年,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七二五所孵化,是从事腐蚀控制、水处理、气体处理的高科技产业公司,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青岛双瑞用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以“三赢”提质效、以改革求突破、以创新促发展,朝着打造国际一流船舶环保高端装备企业目标阔步前行。
坚持战略引领
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青岛双瑞确立了“致力成为全球海洋环境解决方案领航者”的愿景,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为发展方向,以“为用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为核心任务,以“技术领先化、经营国际化、产业智能化、管理标准化、产融一体化”为指导方针;以“利润创造中心、产品创新中心、精益制造中心”为定位,构建了提升一代、研发一代、谋划一代“三代”研发体系,完成了“由传统防腐防污领域向海洋环境保护领域转型,由工程公司向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转型”。
坚持创新驱动
持续健全科技创新管理机制
重构研发流程,全面实施异步开发的研发模式
建立快速响应的市场需求管理流程。坚持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青岛双瑞营销和市场部门通过细分市场需求分析,将客户需求反馈至产品开发部门。开发部门确认客户需求,根据市场需求的紧迫性、重要性、市场容量,及时制定、调整项目研发计划。通过市场需求管理流程的实施,近3年该公司每年项目立项数量增长超30%,研发的一系列市场急需的新产品受到客户广泛认可。
构建业务分层和异步开发流程,缩短研发周期。青岛双瑞技术部、气体开发部、工艺部等直接面对外部客户的部门为外部业务层,研发中心作为面向内部应用的部门为内部业务层。各部门或团队并行开发和完成不同业务层的工作,通过技术和资源共享,缩短研发周期。
打造全生命周期研发管理体系,实现知识成果共享。青岛双瑞引进“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管理体系,建立“青岛双瑞PLM产品数据管理平台”。科研机制改革激发了产品、技术、创新活力,推动效益、规模不断跃升,着力践行了价值创造理念。
确立“大研发”战略,构建高效研发组织架构
建设多层次协同创新平台。青岛双瑞依托国家级创新平台,整合资源成立研发中心,作为公司的技术及部件研究平台,负责基础技术和部件开发,为产品开发提供基础模块;成立技术部、气体开发部、工艺部等部门,作为公司的产品系统开发平台,负责产品系统的开发。
建立矩阵式跨部门研发团队。针对重大研发项目,青岛双瑞按功能集成、过程集成和目标集成的原则组建跨部门专项组,保证了产品从设计、开发到生产全过程中沟通、协调和决策的高效性。
确立以项目负责人负责制为核心的项目管理机制。项目负责人负责从项目立项、团队组建、项目实施到成果转化的全流程,具有充分的自主决策权。
优化绩效制度,激发科研人员“内生动力”
实现研发绩效量化管理。青岛双瑞制定研发人员绩效量化考核办法,从项目立项、项目执行、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科技奖励等5个维度对研发人员进行绩效评价;赋予项目负责人考核评价权力。授权项目负责人对项目成员进行任务分工和绩效考核评价,项目负责人在研发人员绩效考核评价的权重占比超60%,项目成员的执行力显著提升;建立以成果转化为核心的绩效激励制度。对项目实施超额利润分享、项目收益分红及其他专项激励,已有近百名研发人员通过专项办法获得绩效激励,极大激发了创新热情。
(下转02版) (上接01版)
加强“智能化+精益管理”体系建设,赋能新质运营能力
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通过多年深耕,青岛双瑞打造了数字化研发、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数字化研发、制造、管理深度融合,具备了利用大数据进行运营分析、绩效考核和持续改进提升的能力。依托先进的信息化与工业互联技术建成智能工厂,涵盖设备互联、仓储物流、柔性自动化产线、生产管理与监控、工艺仿真和智能运营,全面提升运营效率和质量。
加速国际化布局,强化营销与客户服务
主导国际标准制定。青岛双瑞主编并发布压载水处理领域全球首个ISO国际标准——ISO 23314-2 《电解法压载水管理系统风险评估和风险降低》,持续保持技术水平全球领先。
建设全球营销网络。青岛双瑞在日本、新加坡、德国、希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立子公司及办事处,实现重点市场区域本地化运营;加强国际代理商发展与管理,实现全球主要市场区域全覆盖。
健全全球售后服务体系。青岛双瑞目前共有近56处服务网点、200余名专业服务工程师,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主要港口,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售后服务保障。
改革创新促发展。青岛双瑞产业快速发展,践行了高质量发展和价值创造理念:技术创新保障获取有利润的订单,确保事先算赢;智能化+精益管理促进成本核算精准化,实现事中控赢;国际化营销带来有良好现金流的利润,达成事后真赢。
——获得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订单累计4000余套,交付3000余套,中大型船舶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市场实现全面国际化,国外订单占比80%;
——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国家战略创新产品”;
——2023年,在船用清洁能源供应系统领域,承接LNG动力船占全球30%;
——在压载水管理系统领域,在新造船市场,订单实现所有大型船厂全覆盖;海外市场产品售价高于全球同行业水平10%~15%。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