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司令”二三事

中国船舶报 2024年08月02日

  □ 张文欣

  认识钟“司令”是二十年前的事儿了。

  那是我调到电装车间当党支部书记的第一个星期。一天,我正在办公室里写材料,一个大嗓门由远而近:“你们做得好,我肯定打优!如果做得不好,那就别怪我无情了,我心里自有一杆秤……”门一开,只见车间主任旁边站着一个魁梧的人,他就是钟“司令”。

  钟“司令”本名叫钟士林,是电装课的军代表。因为武汉话里“士林”和“司令”谐音,大家就都喊他钟“司令”了。不光武船的职工们喊,连军代室的代表们也这样喊,于是他这个“司令”称呼就坐实了。

  嗓门大、块头大,脾气大,给他“司令”这个最大的官职,也算是大家对他最大的尊重和认可了。

  当时,工厂正准备进行某产品拉敷电缆工作,因为是全船的主动脉,领导要求必须创优。说干就干,于是车间全体上下开始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按照惯例,电缆拉敷前全船不应有其他工种工作,以防止对电缆造成影响。拉敷当天,我在安全巡查时发现某底舱有火星飞溅,下去一看原来是施工人员在打磨机座。一问他,他说是建造师安排给他的一点工作。我又找建造师反映这个情况,建造师说:“时间紧,施工的时候注意点就行了。”

  好巧不巧,这话刚好被来巡查的钟“司令”听到了。他用大嗓门一顿吼:“质量和进度,要哪个?”建造师二话不说,赶紧去招呼打磨工停止作业。

  整个电缆拉敷工作持续了近一个星期。钟“司令”从头到尾全程监督。你别说,大家看钟“司令”一直压阵,那是干劲倍增,更不敢有丝毫马虎。最终,整个工序用钟“司令”笔下那粗犷的“优等品”三个字,画上了圆满句号。

  钟“司令”虽年长,但不服老。那年一项产品要进行试验,领导考虑钟“司令”年龄大了,就不准备让他参加了。钟“司令”当时就发了火,杯子一摔,跑到指挥组那里据理力争。什么资格老、经验足、动手能力强、判断问题准……他把自己的优点细数了一遍后动情地说:“我干了这么长时间,就盼着这一天,为了这次试验,我几个月没睡过一天安稳觉……”领导们感动了,最终同意他参与这次试验。这时的钟“司令”,就像是个吵架吵赢的孩子一样,兴高采烈地拉着我们说个不停。

  别看他在领导面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实际上钟“司令”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他经常跟新来的年轻军代表们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现在科技日新月异,我老了,以后就靠你们这些高材生了,一定要干出点成绩来呀!”在他的带领下,电装课代表们成绩斐然,在产品建造过程中攻克了许多难关,取得了很多成绩。

  说实话,在我与钟“司令”打交道的八年时间里,在他的影响下,我的工作能力与觉悟明显上了一个台阶。

  后来由于工作调动,我与钟“司令”工作上的交集越来越少,他也定格成了我记忆中的一个良师,成为我努力工作的一个潜在动力源。

  作者单位: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船舶报金色码头04钟“司令”二三事 张文欣2024-08-02 2 2024年08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