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间,世界造船业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加上全球能源结构加速演变,不断催生液化天然气(LNG)、甲醇、氨等新能源动力船舶的需求。在科技创新引领下,一大批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订单不断涌现。作为“小众”船型,超大型矿砂船(VLOC)在支撑全球矿业和钢铁等工业发展的同时,也驶入了绿色升级的新赛道。
面对世界航运市场的深刻变化,新能源动力成为各大船型转型突围的“法宝”。据英国克拉克森研究公司统计,截至2023年年底,全球船队中使用替代燃料作为动力的船舶比例已从2017年的2.3%增长至6%,预计到2030年替代燃料动力船舶比例将达到23%。
近年来,越来越多“绿色动力”的VLOC脱颖而出。2021年,淡水河谷推出全球首艘配备旋翼帆的VLOC,并应用空气润滑技术,减少碳排放;2023年,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推出全球首艘针对铝土矿的优化32.5万吨甲醇双燃料动力VLOC;2024年,在希腊海事展上,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第七〇八研究所研发的36万载重吨氨双燃料动力VLOC获英国劳氏船级社(LR)颁发的原则性认可(AiP)证书。
VLOC以其高载货能力和经济高效的运输方式,在航运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面对新能源动力船舶占比的提高,建造以更为绿色的VLOC成为海事界低碳转型发展中一条重要的探索实践之路。
靠着全面“绿色升级”,VLOC在国际高端市场及绿色低碳领域释放了最强音。2012年,全球最大的38万吨级VLOC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与绿色造船理念设计建造,不仅单位运力造价降低,而且吨海里耗油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低于同类型船舶。2024年,中国打造的40万吨级VLOC,以降低18.8%的燃油消耗、每天节省20吨燃料的数据,成为世界上最新一代绿色、环保、节能的超大型运输船。
船舶建造是人力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未来,VLOC建造船企不但要追求建造成本和能源消耗的下降,更要推进数字化智能建设进程,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科技的发展没有止境,船舶智能之路也无止境。只有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VLOC才能在国际市场不断叠加竞争优势,让升级没有“极限值”,让转型没有“瓶颈”期。(岑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