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同意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600150.SH,以下简称“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601989.SH,以下简称“中国重工”),这标志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两大船舶总装核心上市平台整合迎来重大进展。
作为《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九条”)政策出台后,A股首个公告重组方案的上市公司吸收合并项目,本次重组既是A股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吸收合并、许可类重组审核和注册通过案例,也被业内普遍认为是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深海科技”号召,落实中央财经委员会关于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实践。
“标杆”重组
推动资源整合提质增效
2024年,国务院、中国证监会等陆续出台新“国九条”“并购六条”等政策,鼓励上市公司聚焦主业、综合运用并购重组等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支持;2025年5月,中国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全面落实“并购六条”各项举措,对于上市公司之间的整合需求,通过完善限售期规定、大幅简化审核程序等方式予以支持。
乘着上述政策的“东风”,在全球船舶市场迎来明确结构性复苏的关键期,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正式启动,不仅彻底解决2019年“两船”联合重组后,上市公司层面船海主业存在的主要同业竞争问题,而且顺势把握全球船舶行业的周期机遇,依托资本市场推动深层次改革与整合,最终实现上市公司核心战略功能和价值的全面提升。
本次重组也是新重组管理办法发布后,首个完成上交所审核和中国证监会注册的上市公司吸收合并项目。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本次合并交易高效通过审核并完成注册,体现了中国证监会与上交所现阶段对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的支持。
从资本市场的视角,重组合并后的中国船舶将跃升为全球最大的船舶上市公司,将原本分散于两个上市公司的资产、订单、技术力量等资源汇聚至一个更为强大的“资本容器”中,有助于形成规模溢价效应。本次重组是资本市场落实新“国九条”和“并购六条”、支持国家重大战略的典型案例,为未来头部上市公司立足主业进行产业整合提供参考。
战略引领
为“海洋强国”贡献中船力量
今年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上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本次重组也是中船集团贯彻落实党中央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的重要成果。
当前,全球船舶行业正处在大周期上升阶段,船舶老龄化的必然趋势持续推动船舶更替需求的不断扩大。在绿色低碳的大背景下,老旧船型的更替进程进一步加快。面对市场的迫切需求和新船高标准的技术要求,船舶制造企业在承受产能与技术双重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强劲发展的时代机遇。
按合并双方2024年度财务数据估算,合并后的中国船舶总资产超4000亿元、营业收入超1300亿元,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规模、手持订单数均领跑全球。合并后中国船舶新接订单结构将进一步优化,高附加值船舶订单比例可进一步提升,未来公司经营绩效和盈利水平可有力支撑公司的市场价值。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中国船舶将构建全球稀缺性龙头企业的估值逻辑,具备从资产规模、技术实力、交付能力到全球市场占有率等多维度重塑国际造船格局的实力,进而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造船旗舰上市公司”。(刘畅 张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