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吴秀霞 报道 7月11日,中国船级社(CCS)在中国航海日论坛上发布《国内水域新能源应用及船型2025》,系统分析了内河及沿海船舶新能源技术发展趋势,联合业界共同研发了8型典型新能源船型技术方案,为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示范引领航运业绿色智能转型升级。
此次发布的新船型包括130米过闸标准船型、2000吨级运河船型、内河游览船型、沿海客船、7999吨智能绿色甲醇加注船、1.8万吨江海直达船型、130米过闸江海直达船型、2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加注船等。其中,2万立方米LNG加注船型为自主B型围护系统舱压增强创新船型,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设计,该型船创新研发了B型围护系统舱压增强设计技术,蓄压时间提升50%~60%,配备了自主研发的智能船舶系统,具有智能航行、智能机舱、智能平台等功能。
针对航运业未来燃料选择不确定性以及业界对减排路径选择的困惑,CCS从安全、经济、供应、技术、环保、政策六个维度对应用LNG、甲醇、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等进行了综合评估,认为甲醇和电池是我国内河、沿海航运新能源主要方向。下一步,CCS将携手业界构建国内水域典型新能源船型谱系,引领带动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国内水运结构优化调整,全面助推航运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