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良
日前,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发布2021年度“揭榜挂帅”项目,覆盖材料应用、水下探测、资源开发、智能传感等领域,提供研究经费达千万元。此外,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近期也发布了“揭榜挂帅”项目,布局重大科技创新,探索科技创新新机制。作为产学研合作的深化升级,我国船舶工业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快探索和推广应用“揭榜挂帅”模式,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瞄准重大科技创新方向开展相关前瞻性布局,加速变革性技术创新的突破,逐步构建以破解“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为导向的创新能力管理新体系,提升船舶工业的科技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涌现了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从陆续摘取液化天然气(LNG)船、航母等世界造船“皇冠上的明珠”,到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世界最大船用双燃料低速机等相关高端核心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再到“奋斗者”号、“蛟龙”号、“雪龙2”号等深海、极地领域实现科技前沿领域攻关,无一不彰显我国在高技术船舶研发和建造领域取得的巨大成绩。不过,随着我国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当前科技创新的效率和速度已经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在一些关键技术、核心领域,我国船舶工业仍然存在被“卡脖子”的情况;在基础创新、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方面,我国与国际先进造船国家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虽然当前船市回暖迹象明显,但我国船舶工业仍面临严峻的市场形势。一方面,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全球造船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十分明显,对我国船舶工业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海事组织等不断出台国际新标准、新规范,我国也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船舶工业绿色化转型势在必行。在这种形势下,除了继续保持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我国船舶工业还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科技体制机制,力争获得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而开展“揭榜挂帅”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所谓“揭榜挂帅”,就是“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具有不论资质、不设门槛、选贤举能、唯求实效的特征。对我国船舶工业来说,“揭榜挂帅”不仅是科技创新理念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对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变革的一种有益探索。通过开展“揭榜挂帅”,我国船舶工业不仅能够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有助于行业对科技创新领域前沿技术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还可以有效集聚和整合优势创新资源,充分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难题。
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实践证明,越是创新性强的核心技术,越是挑战性大的重点项目,越需要“揭榜挂帅”体制机制,把最有能力、最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聚集在一起开展科研攻关。今后,我国船舶工业要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揭榜挂帅”机制,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应急攻关项目,尤其是“卡脖子”技术,瞄准基础创新、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同时,还要做好“揭榜挂帅”的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确保“揭榜挂帅”能够充分发挥效用,有效释放巨大创新效能,持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真正自主掌握事关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带动创新产业链形成良性循环,助力我国船舶工业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