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志良 报道 9月22日,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主办、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七〇二研究所支持的“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报告会暨第四届“辛一心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在上海召开。徐芑南、费龙、陈兵、沈飞翔、黄文焘5位船人被授予第四届“辛一心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创新奖”。
辛一心是我国杰出的船舶科学家、教育家、学会活动家,是中国现代船舶科研和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辛一心是交通大学造船工程系的创建和奠基者之一,创建了我国当代船舶设计机构和当代船舶科学研究机构,并倡导建立验船机构,维护我国造船和航运权益。他倡导的“学术兴会”发展道路,为早期的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和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辛一心的远见卓识、超常学识、开拓创新精神,为中国造船业腾飞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为纪念和缅怀我国造船界一代宗师辛一心,聚焦海洋强国战略发展目标,进一步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促进船舶与海洋工程科学发展和人才成长,奖励在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创新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于2014年7月设立以辛一心命名的“辛一心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创新基金”及奖项。本届“辛一心奖”为第四届,中国船舶集团七〇二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徐芑南获“终身成就奖”;中国船舶集团首席专家、七〇八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研究员费龙,中国船舶集团江南造船研发技术总监、研究员陈兵获“突出贡献奖”;中国船舶集团七一一所环保装备事业部总经理沈飞翔、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黄文焘获“青年英才奖”。
在报告会环节,七〇二所副所长叶聪作了《弘扬载人深潜精神 矢志科技自立自强》的报告,介绍了载人深潜技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回顾了“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的研发和应用,总结了载人深潜技术发展趋势。江南造船科技委主任胡可一作了《创新·科学家精神的精髓》的报告,从基于远见、源于自信、不懈激情、不惧挑战和转型未来5个方面以生动的实例诠释了融入科学家精神的精髓——创新,强调造船是一项注重团队精神的群体工程,金字塔结构的技术团队是持续创新的基本单元。“辛一心奖”正是激励勇于开拓创新的“金字塔”塔尖、推动船海产业创新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