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从未停止

中国船舶报 2022年11月18日 蔡志敏

  □ 蔡志敏

  有些事即使过了很久,还是会浮现在脑海里;有些人即使走了很远,仍然会镌刻在内心里。

  姚总走得很突然。直到现在,我仍然觉得很恍惚。每每想起来,脑海里总能浮现出姚总出事前一天的事——

  9月1日上午,我也参加了武船月度质量会。会上,姚总强调质量的重要性,安排质量信息系统、焊接飞行检查和设备保护等工作事宜。会议最后,他与大家一起在质量宣传横幅上签名,为9月的全国第45个质量月拉开序幕,那时的姚总是斗志昂扬的。

  当天下午,我准备去船台,在绞车房下楼的时候正好遇到姚总上楼,当时他正要去开民船低值易耗等物资成本的协调会。在那狭窄的楼梯里,我问了句:“姚总,去开会呀?”姚总点头示意并回了句:“是呀。”然后露出了他和蔼的标志性笑容。

  当天晚上六点半,是每周固定的生产例会。会上,姚总精神抖擞地协调各类生产问题,对加强设备保护材料、机物料等管理的规范性提出要求。会议一直开到晚上快十点,散会后我们大多回宿舍了,还有不少人在会场等着向姚总汇报工作。

  却不曾想,第二天早上就听到了噩耗。昨天还与大家在一起工作,今天突然就永远离我们而去了。

  音容笑貌犹在,却天人永隔。

  每到秋冬季节,总能想起以前在武昌综合大楼的顶楼,有两间房间专门用来写标书。投标期间,姚总会带领各部门的标书编制人员在那两间房里进行封闭管理,全身心地投入标书编制工作中。

  一般从开标到投标截止也就是一个星期的时间。姚总会组织各部门的相关人员提前介入,分配任务,各司其职,有针对性地写出武船的优势和措施等。

  最繁忙的时期,就是开标以后。几乎每晚都是十一二点才能下班,有时候甚至通宵。而这期间姚总即使其他工作再忙,也会抽出时间和大家一起对标书的内容一页一页地讨论审核。1000多页的标书,从早上要讨论到晚上。技术出身的姚总,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对其中的技术指标、施工方案、质量要求等都精益求精,连用字、插图、标题等都认真对待。并且以上的操作还不止一遍,从初稿到二稿、再到三稿……直到终稿成型,姚总才能舒一口气。

  这时候,窗外路灯昏黄、寒风呼呼、车人寥寥,姚总与大家谈笑着,满是肯定和鼓励。收拾整理后,与大家一起裹紧棉袄、带着疲惫又欣慰的笑容,去赶回家的路。

  而在炎热的夏季,分管生产的姚总,也总是紧密贴近一线。姚总总是将生产协调会开到生产一线,船在哪里,人就在哪里。而且,姚总经常会开会之前一个人先上船查看建造状态。顶着炎炎烈日,踩着滚烫甲板,人走到哪里,汗水就滴到哪里。

  记得今年8月,本来姚总正在3号码头趸船上组织大家召开13300产品协调会。会议快接近尾声时,谈到全船6S管理和安全工作,姚总为了让大家有直观感受,直接提议上船检查。于是,姚总带着参会众人,从艏部上层建筑往下,然后从艏部经过货舱通道走到尾部机舱区域,全船仔仔细细地走了一遍,不放过一个安全隐患和卫生死角。对于发现的问题,他直接指出哪里做得不对、应该怎么改正、什么时候改完、谁来牵头负责等等,直切要害、安排妥当,给我们在场的人上了一节最生动的6S管理和安全课。

  当我们走出机舱踏上登船梯的时候,才发现姚总的脸已然晒得通红,汗如豆大,而衣服也已湿透,泛出了一条条白色的盐渍……

  从寒风走入酷暑,从设计走上生产,姚总从来没有停下脚步。虽然,他现在走进了另一个世界,但是我相信,他那前进的步伐还在每个亲历者的脑海里回响着,激发着众人继续为武船的未来前行,走他未走完的路,不断勇攀高峰。

  (作者系武船集团船舶总装部副部长) 

中国船舶报金色码头04脚步从未停止 蔡志敏2022-11-18 2 2022年11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