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志良 报道 9月17~19日,以“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23世界海洋科技大会在青岛举行。本届大会共设置了开幕式、主题报告、11个分会场、2023海洋防腐技术行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展会等板块。10位院士、来自全球11个国家的近800名行业专家和各界人士参会。
本届大会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青岛市人民政府、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海洋学会共同承办,青岛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岛市海洋发展局为执行单位。会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国际海洋科技领域交流,打造海洋科技领域学术交流高端平台、“双招双引”及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聚集全球海洋人才、学术、产业资源,服务山东海洋强省和青岛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
为更好拓宽全球高端海洋人才集聚渠道,青岛市遴选国际视野宽、人脉资源广、科研领域影响大的十位海洋领域顶尖人才,作为青岛首批海洋荐才专家,充分发挥院士专家“以才引才”作用,在全球范围内举荐海洋领域高端人才来青创新创业。开幕式上颁发了青岛海洋荐才专家聘书,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侯保荣、麦康森、王军成、陈松林、李华军,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欧亚科学院院士李乃胜、孙松、乔方利受聘青岛海洋荐才专家。
开幕式上,国合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与青岛科威分布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山东计算机学会与青岛国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机器人学会与青岛中电绿网新能源有限公司,苍穹数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青岛海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国家(青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古镇口核心区与青岛奥海特船舶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海检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机械总院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第七一三研究所和第七五○试验场分别签订合作协议。
青岛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联合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万链指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中国海洋新兴产业指数报告2022》。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海洋新兴产业指数为165,同比增长11.9%,表明虽然面对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依然稳步增长。2022年,海洋新兴产业相关企业新增发明专利申请超过2.3万件,转化专利1393件,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万件,同比增长20.9%。2022年,山东、江苏、广东三省对总指数的贡献度达到42.7%,领跑局面进一步加强。上海、青岛、广州三市位居海洋新兴产业第一梯队。
在主题报告会上,与会专家聚焦海洋科技发展前沿、腐蚀管理、鱼类生物学和生物技术、海洋环境业务化监测网与仪器装备发展、海洋微生物等领域,以线下或视频的形式作主题报告,为当下海洋科技领域热点问题梳理脉络,出谋划策,指引方向。围绕海洋科技创新与发展,本届大会还设置了国际海洋腐蚀防护产业大会(2023)、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暨全球高端海洋人才引领区建设恳谈会、海洋生物新材料及资源利用会议、海洋信息与大数据分会场、国际海洋能源科技分会场、2023航海科技论坛、深海生物资源及其药用潜力论坛、海洋生物医药科技发展论坛暨微藻标准国际研讨会、2023海洋观测与探测技术论坛、以测量准确性支撑海上试验研讨会、青岛蓝谷科创荟产学研项目暨人才服务双招双引对接会等11个分会场,开展了103场学术报告活动。行业专家和各界人士线上线下参加大会和各分论坛,围绕海洋防腐、海洋科技人才、海洋新材料、海洋信息与大数据、海洋新能源、航海科技、海洋生物医药、海工装备、海洋观测与探测等主题,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展示新技术、分享新成果,激发思考与创新,引领海洋产业创新发展。
青岛市已经成功举办了2019、2020、2021三届世界海洋科技大会。每届世界海洋科技大会都吸引来自国内外顶级涉海科学家参会,成为集聚海洋高端创新资源的有力依托。大会致力打造海洋学术交流高地,搭建“双招双引”平台和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青岛市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提供人才智力、平台资源支撑,为山东建设海洋强省、我国建设海洋强国作出青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