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军工人

中国船舶报 2023年09月27日 黄磊

  □ 黄磊

  夜幕降临,一轮圆月慢慢上升。又是一个中秋夜,又是一个团圆夜。一家人团聚吃着团圆饭,品着月饼,赏着月,幸福和美满的氛围环绕着每个家庭。可在这万分喜悦的时刻,只要是抬头望着那皎洁的明月,低头看着那柔和的月光,心中不经意泛起许多回忆。幼时田里一起去捉昆虫,与小伙伴相约爬山探险,与车友一起玩组装四驱车,与家人们一起赴山望海,与同事一起攻坚克难……那些时光充满着欢乐、冒险、关怀与感激。其中有一件“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故事,甚至让我有些自豪。

  那是某个中秋节的前夕,本都计划好了如何过中秋小长假,却突然接到上级的通知:“小黄,有个紧急的事要安排你去办。”我心中虽有些不悦,但领导交代的事必须完成:“领导,您指示!”“某单位需要换一些配件,你去一趟北京吧。中秋节你就在那过了。”我快速地调整下心态,依然朝气蓬勃地答应:“领导,您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在哪都是家,一样能过中秋节。”领导交代了一些细节后,我便买了车票,收拾了下行李,乘着绿皮车就赶赴北京。

  那是我第二次去北京,已经没有了对大城市的新鲜感,下了火车后,吃了点早饭便匆忙往目的地赶去。我倒了两趟公交车,基本上大半天的时间都在公交车上度过。我不停地问司机:“怎么这么远,怕是出了北京城吧?”“司机师傅,还有多长时间能到啊?”司机沉稳镇定地回答:“还有半小时吧。”下了车,与联络人对接,办了必要的手续,我进了客户的驻地。

  与我对接的联系人叫小王,年龄与我相仿,那年中秋他被安排值班,不能回家,所以与我一样也是“他乡异客”。小王领我到仓库,交代了下产品,我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工作,争取早点结束。放假后的驻地是很安静,没什么人,除了风不时吹拂树叶的哗哗声和偶尔的鸟鸣声,再无其他声音了。也许有份任务的紧迫感,活儿干得特别快。也不知干了多久,明月渐渐地爬上了枝头,我手上的工作也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坐了一天,我站起身来在安静的院子里走来走去舒展身体,并电话联系了小王,把工作完成的情况汇报了一下,小王在电话那头十分感激。

  不一会小王来到仓库前,检查了一下产品后就将仓库锁了起来,说要请我吃饭,我礼貌地回绝。他又说道:“这离城区很远,回去好几个小时,食堂也放假了,那吃点泡面垫垫肚子?”这话一下让我想起我是怎么坐好几个小时的公交车来的,满脸苦笑并十分感激地说:“那我们就吃点垫垫肚子,谢谢。”我们两人就在他的寝室里吃起了泡面。我将包里带的月饼拿出来和小王分享,这是我出差时应急的干粮。正好那天是中秋节,小王有些感动,我们同样是因某些工作回不了家,吃着这团圆幸福的月饼,也抚慰下自己那思乡的心情。泡面、月饼、明月,在这个奇妙而偶然的时刻,打开了我和小王的话匣子。临别时,小王送我到他们驻地的门口,我上了公交后,与他挥手离别。

  中秋节,一个代表团圆的节日,往往让身在异乡的人更想家。正如诗中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作为军工人,面对祖国的大家,有时不得不舍弃小家,这就是军工人的无私精神的体现。在这个人人团圆的佳节,我和小王也算是找到了可以团聚的朋友,那个中秋节我们不再孤单。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中国船舶报金色码头04中秋的军工人 黄磊2023-09-27 2 2023年09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