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船舶落实“双碳”目标

——2023年广东船舶工业改革发展综述(二)
中国船舶报 2024年01月19日

新能源豪华游船“珠江翡翠”号刷新了广州珠江游纯电动船舶的载客量纪录

黄埔文冲自主研发的“海鲸”8.5万吨散货船实现了批量建造交付

  2023年,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实施方案(2023~2030年)》《广东省碳交易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3~2030年)》,确定了第一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旨在激发市场活力、创新市场机制,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广东船舶工业乘势而上,拓展绿色船舶市场,承接建造了批量化绿色船舶产品。

  记者 邝展婷

  随着海事业环保法规不断收紧、船舶减排需求愈发迫切,低碳及零碳船舶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同时,广东省也在不断推动“双碳”工作,2023年出台了《广东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实施方案(2023~2030年)》《广东省碳交易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3~2030年)》,确定了第一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旨在激发市场活力、创新市场机制,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这既是船舶行业的挑战,更是机遇。广东船舶企业乘势而上,拓展绿色船舶市场,承接建造了批量化绿色船舶产品。

  在三大主力船型方面,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广船国际在2023年完工交付了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LRⅡ型成品油船8艘、国内首型4.99万吨甲醇双燃料化学品/成品油船2艘,目前还手持LNG双燃料成品油船订单4艘、甲醇双燃料化学品/成品油船订单11艘。集装箱船的绿色转型同样成绩不俗,广船国际建造交付的3艘华南地区最大的16000TEU集装箱船,预留LNG动力功能,配备脱硫脱氮系统、空气减阻系统和轴带发电机,满足最新的环保排放标准要求;中国船舶集团旗下黄埔文冲则承接了批量6+2艘1250TEU甲醇双燃料敞口集装箱船订单,还开展了7型主建船型的双燃料版本研制工作。散货船方面,黄埔文冲自主研发的“海鲸”8.5万吨散货船实现了批量建造交付,该型船满足Tier Ⅲ排放要求,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达到第三阶段要求;而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主建船型40500载重吨敞口型节能环保散货船同样实现批量建造交付,还获得了“2023年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称号。

  近两年异军突起的汽车运输船(PCTC)成为广东造船的新名片。2023年,广船国际交付了华南首制7000车LNG双燃料PCTC的首制船与2号船,目前该公司手持PCTC订单达到29艘,其中包括6艘全球最大的10800车PCTC,手持订单量居全球第一位,而且均为采用双燃料动力的绿色船舶。

  小型船舶的绿色转型也不甘人后。广东船舶企业全力推动中国香港政府资助渡船项目的船舶建造工作,包括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州船舶工业有限公司承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远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所属英辉南方造船(广州番禺)有限公司、广东中威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建造的11艘船舶,以及显利(珠海)造船有限公司批量承建的9艘船舶。2023年来,相关企业已陆续完成该项目多艘船舶开工、下水、交付等重要节点。该项目船舶投运后,将促进香港本地绿色环保船舶的推广使用,为香港建设绿色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绿色航运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珠江游船的绿色化也在持续推进,由江龙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55米/500客位新能源豪华游船“珠江翡翠”号刷新了广州珠江游纯电动船舶的载客量纪录。该船与亚光科技集团承建的40米/199客位纯电动游览船“金禧”号都计划在2024年春节投入运营。此外,同样是江龙船艇建造的350客位珠江夜游纯电动新能源游船“远海启航”号已于2023年10月投入运营,英辉南方建造的402客位纯电动珠江游船也已完成试航。目前,广州珠江游纯电动游船运力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在小型运输船方面,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六五院将合作推动香港环保署120TEU、216TEU柴电混合动力集装箱船建造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设计合同的签署。这批海运支线新能源动力集装箱船采用大开口深舱型设计,搭载全回转舵桨的柴油+锂电池混合电力推进系统,在灵活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方面呈现显著优势。

  国内首艘氢燃料电池动力示范船“三峡氢舟1”号同样是“广东造”,江龙船艇助力氢燃料电池技术在内河船舶应用实现零的突破。该船是国内首艘入级中国船级社的氢燃料电池动力船,是以氢燃料为主、辅以磷酸铁锂电池动力的双体交通船,采用了我国自主开发的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具有高环保性、高舒适性和低能耗、低噪音等特点。

中国船舶报综合新闻02绿色船舶落实“双碳”目标 邝展婷2024-01-19 2 2024年01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