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史》编纂专务孙宪法贺新书发布
开卷有益
《中国工业史·船舶工业卷》正式出版发行,该卷真情表达了中国船舶工业广大职工的家国情怀。阅读此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以史为鉴、以史明志”的积极作用,更可以使我们从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中学思践悟、行稳致远。我作为一直奋战在船舶工业战线上的船舶人,为这部鸿篇巨制的问世,感到由衷的欣慰,也借此向几代中国船舶工业职工致以崇高敬意!
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
党组书记、总经理
编纂工作大事记
2015年7月12日
编纂《中国工业史》座谈会暨签约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办,正式启动《中国工业史》编纂工作。
2016年3月14日
《中国工业史·船舶工业卷》编写大纲通过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组织的专家评审。
2017年12月19日
《中国工业史》编纂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2018年9月27日
编纂工作经验交流会在井冈山召开。
2019年3月20日
《中国工业史·船舶工业卷》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镇江召开。
2020年1月17日
《强船报国 新中国船舶工业70年大事记》出版。
2020年10月16日
《中国工业史》编纂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国船协获评“中国工业史编纂工作先进单位”。
2021年11月23日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路耀华一行到访中国船协检查指导《中国工业史·船舶工业卷》编写工作。
2021年12月25日
《中国工业史》编纂工作座谈会暨部分卷(第二批)出版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船协完成与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和中央党校出版社签约。
2022年7月1日
《中国工业史·船舶工业卷》通过了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组织的三审。
2023年7月15日
《中国工业史·船舶工业卷》初稿完整稿提交中央党校出版社编审。
2024年1月15日
《中国工业史·船舶工业卷》新书发布暨赠书仪式在中国船协驻地月坛北街5号院举行。
一部中国船舶史,千年船舶工业情。
《中国工业史·船舶工业卷》是我国第一部船舶工业发展通史专著,全书200多万字,全面系统记述了从远古至今的中国船舶工业生产力发展水平,重点记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中国工业史·船舶工业卷》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组织编写,会长郭大成任编委会主任,编纂历时5年,凝聚了船舶工业相关单位及60多位骨干编写人员、100多位参编者的关心、支持和心血。该书的出版发行,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第二个结合”的具体成果,它必将成为一部为建设海洋强国、实现世界造船强国目标提供历史借鉴的重要文献。
祝贺《中国工业史·船舶工业卷》出版发行,对撰写的作者们表示敬意。
我国船舶工业史从古代到当代在中国工业史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古代,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就建在古代独木舟制作现场之上,该遗址距今7000至8000年。制作中的独木舟,长约5.6米,船头宽29厘米,最大宽52厘米。其周围有木桩,其下有垫木,用于固定独木舟和保持其平稳,其制作方法是将树木烤焦后,挖凿而成,舟底和舟侧的厚度均约2.5厘米。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制造独木舟的场地。
明代,我国造船能力达到了古代的顶峰,江苏、浙江、福建和湖广都有造船场地,仅长江流域就有官营造船工场60多处。才能有郑和七下西洋,最大船只达2500吨,实现跨洋航行。西方知名航海家的航海活动都比他晚,其规模远不及郑和的船队。
当代,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船舶工业作为一个综合性、集成性很强的制造业进入国际市场。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出口贸易额迅速增长,石油、铁矿石、木材等的进口,制成品的出口,拉动着造船业的发展,20世纪前十年中,再现了明代造船业的辉煌。2010年,我国造船产量占世界造船产量的40%,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
2023年,我国三大造船指标占世界市场总额的比例都超过50%,稳居世界第一。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大有超过和赶上船舶工业的势头。鞭策着我们必须再接再厉,在绿色、低碳、智能船舶上创新发展,取得更为骄人的业绩,勇立潮头。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通过造船人的艰苦奋斗,我国必将成为造船强国。
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
在这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时代,我们有幸共同见证了一部关于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历史的著作——《中国工业史·船舶工业卷》诞生。这部作品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阐述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历程的通史专著,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深入了解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窗口。
中国船舶工业作为国防战略和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一直以来都充当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古至今,中国的船舶制造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极高的声誉。本书编写团队凭借多年的工作经历、研究经验和对船舶工业的深刻理解,将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让我们得以清晰一窥这一产业的辉煌历程。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读者将了解到中国船舶工业在各个时期所取得的重要成就,既有古代与近代船舶工业的兴衰过程,也有新中国船舶工业实现飞跃发展的描述;既有船舶工业在改革开放初期面对国际竞争和市场变革时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又有在党的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船舶工业迎难而上,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勇敢担当。
《中国工业史·船舶工业卷》不仅是一部具有学术价值的著作,更是一部激励人心的励志之作。相信这部作品对于中国船舶工业进一步建设造船强国,进而实现海洋强国的宏伟战略目标,以及广大船舶工业从业者、研究者以及关心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读者来说,都将是一本极具启发性和参考价值的读物。
最后,作为船舶工业的一员,我深深地为自己能够参与新中国船舶工业建设而自豪,也希望未来更多奋发有为的青年同志为中国船舶工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敬请关注并珍惜这部关于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史的宝贵财富!
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原会长
注: 为“舟”的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