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环保政策是吃力不讨好吗?

中国船舶报 2024年01月26日

  曾有不少人认为,“环保”是一项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打水漂”投资:更换新的环保生产设备不仅要花一大笔钱,因为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更加严格,还需要进行人员的再培训;推广“电替代”模式更花钱,不仅设备要换、人要培训,连各种管线都要重新调整布置;固废处理从收入(卖废品是一项收入)变成了支出(处理成本不低);产品绿色转型更是个“无底洞”,从设计、生产、配套到整个供应链都要投入,简直像是大换血。

  广船国际的实践证明:只要方向对了,“环保”投入不是“打水漂”。

  看看他们近几年的成果:

  对内,眼光要长远。“电替代”模式使广船国际的能源结构集中度更高、管理更便捷。只要抓住了“电”这个“牛鼻子”,企业碳排放、产品碳足迹之类的统计就有了抓手。码头岸电增容项目使码头燃油用量降低了30%;智能空压站建设抓住了最大的耗能单元“空压站”,每年为企业节约用电2500万千瓦时。而经过2年的光伏电站建设,实现光伏发电每年1300万千瓦时以上,不仅提高了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而且实现了码头岸电全部由可再生能源供给。

  对外,格局要放大。先进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应用确实是一项投入,但是广船国际联合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兄弟企业一起进行关键技术研发,实现了“多赢”。双组份喷涂核心技术的成功突破不仅让广船国际建造的每艘万吨级船舶减少2万~4万个空油漆桶,还助力合作方长江科技实现国产双组份喷涂设备连续2年经营接单增长90%以上;超高压水除锈技术的应用不仅让广船国际每年减少5万余吨工业固废,还助力合作方中船临港加快实现超高压水机业务的发展。脱硫脱硝系统、废气余热蒸汽透平发电设备、船用燃气供应系统(FGSS)、液化天然气(LNG)罐产品等船用绿色环保设备的推广,为相关设备研制企业带来了可观收益。

  在全球海事业界都不得不面对环保法规迫近的时候,广船国际以绿色制造技术建造的绿色船舶产品,得到了船东的高度认可。LNG双燃料、甲醇双燃料、电池混动等新能源动力船舶连续实现订单承接与实船交付,自主研发的甲醇供给系统实现首台套验收并获得批量供货合同,首船套LNG C型罐成功交付,扭曲舵、桨前导管和消涡鳍等船用节能装置获得批量订单并开始交付。同时,1.6万TEU集装箱船甲醇双燃料改装方案、氨燃料MR型成品油船/化学品船及氨燃料供给系统、LNG+氢燃料双燃料LRⅡ型油船、空气润滑系统等绿色船舶及设备已经获得多个船级社颁发的原则性认可(AiP)证书,绿色技术积累越发深厚。

  对企业来说,环保投入确实是“阵痛”,但也只是“阵痛”,它带来的长远收益不可估量。

  (邝展婷)  

中国船舶报综合新闻02落实环保政策是吃力不讨好吗? 邝展婷2024-01-26 2 2024年01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