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成效将被纳入央企负责人考核

中国船舶报 2024年02月02日

  本报讯  日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产权管理局负责人谢小兵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把市值管理成效纳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引导中央企业负责人更加重视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及时通过应用市场化增持、回购等手段传递信心、稳定预期,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将市值管理成效纳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考核,是对央企考核体系的完善,是‘一利五率’之后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表示,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看,这一改变将会提升企业对市场表现的关注,促使央企与资本市场加强沟通交流,实现价值再发现,有助于推动估值水平提升。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作为中央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产业发展主阵地、对外融资主渠道、体制机制创新主平台,更是资产保值增值主力军。近年来,为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国资委不断加强经营指标引领,探索建立并持续优化完善中央企业经营指标体系。

  回看中央企业考核“指挥棒”变迁史,从2019年提出“两利一率”(净利润、利润总额、资产负债率)开始,国务院国资委此后每年都对中央企业经营指标体系进行增补完善,先后将营业收入利润率和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020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2021年)纳入考核,形成“两利四率”考核指标体系。

  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针对“两利四率”提出 “两增一控三提高”,即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增速要高于国民经济增速;资产负债率要控制在65%以内;营业收入利润率要再提高0.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再提高5%、研发经费投入要进一步提高。

  2023年初,国务院国资委提出了“一利五率”考核指标体系,主要变化体现在: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全国GDP增速;资产负债率总体保持稳定;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现金比率4个指标进一步提升,新体系兼顾企业经营效率与安全。

  而此次国务院国资委将市值管理成效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则是对中央企业考核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并将对中央企业整体质量的提升带来一系列积极影响。

  在黄文涛看来,加强中央企业市值管理,一方面,有利于推动企业通过回购、分红等方式回报投资者;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企业不断强化自身竞争力,做大做强,跻身世界一流企业行列,进一步发挥中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从直接手段来看,未来中央企业或可通过鼓励回购、提升现金分红比例、加强股权激励等多重路径进一步加强市值管理。(哲雯) 

中国船舶报产经专刊05市值管理成效将被纳入央企负责人考核 哲雯2024-02-02 2 2024年02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