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走科技自立自强之路

中国船舶报 2024年02月02日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赖之以好。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前瞻性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其中,“新质生产力”中的“质”指的是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由此可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挥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依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科技创新。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坚定走科技自立自强之路,中央企业一方面要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推进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承担更多国家重大科技战略任务,加快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重大科技项目为牵引,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充分发挥企业在战略科技策源方面的引领作用。

  另一方面,中央企业要着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践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责任感突破“卡脖子”问题,让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根本支撑。

  过去的2023年,是沪东中华科技创新成果迸发的一年:LNG产能倍增战略高质量实施,建造质量和效率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获得央媒多次报道;推出包括全球最大27.1万方LNG船在内的8型自主研发新船型,新船发布数量和质量均创企业历史之最;综合建造效率持续提升,5年间交付能力翻倍……一系列重大工程和标志性成果实现新突破,不仅助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将推动我国船舶工业科技自立自强之路越走越宽广。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走科技自立自强之路并非一朝一夕,关键要有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中央企业要不断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大对核心骨干人才的中长期激励力度,提高科技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提升领军科技人才科研自主权,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也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全体船舶人要牢记初心使命、胸怀“国之大者”,弘扬优良传统、砥砺“工匠精神”,坚持不懈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持久战攻坚战,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和力量。(刘畅) 

中国船舶报产经企业园06坚定走科技自立自强之路 刘畅2024-02-02 2 2024年02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