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 何宝新 报道 4月25日,“从初心到使命,从红船到巨轮”——中船上海船舶青年职工理论学习分享会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特别节目在船厂1862剧场举行。活动现场,还举行了上海船舶青年理论分享宣讲团启动仪式,正式开启“船舶青年理论学习宣讲团”的首航。
本次活动是上海市总工会面向全市青年职工青年理论学习分享会的第六站,由上海船舶工会主办,旨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唱响团结奋斗主旋律,引领广大青年职工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打造青年职工“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工”字特色品牌。
船舶青年创新,本色精彩演绎。参加分享会的宣讲团成员创新“原文诵读+实践感悟”模式,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行之有效的载体“本色出演”,将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与岗位实践、推动发展相结合,与文化创作、艺术表达相融合,展开一场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的“从初心到使命,从红船到巨轮”的学习交流,徐徐展现船舶青年在建设科技强国、海洋强国、造船强国伟大实践中的奋斗历程,是一次理论武装自我、加强思想引领的党建工作模式的创新。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来自中国船船集团旗下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和第七〇二研究所的青年职工将真实工作案例与理论原文结合,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工作方向与指引,亲身演绎他们自己的造船故事。
上海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中国船舶工业的摇篮。在建设科技强国、海洋强国、造船强国的伟大进程中,上海船舶青年始终牢记“引领行业发展、支撑国防建设、服务国家战略”的初心使命,立足本职岗位,挥洒青春热血,奉献智慧力量,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生动案列。
故事从《船舶青年说》起航,共讲述了五大篇章,分别为江南造船如何延续百年初心、沪东中华造船LNG船毫厘铸匠心、七〇二所从“蛟龙”号到“奋斗者”号将深潜进行到底、外高桥造船“爱达·魔都号”大型邮轮“4个120天”的极限挑战、江南造船“钢铁心脏”工程师攻克大型作战舰建造难关的不凡创新路,台词铿锵有力,情感真挚流淌,绘就出一幅精彩的中国船舶梦画卷,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共鸣。
青年挺膺担当,昂扬蓝色未来。青年职工理论学习分享会为广大船舶青年点亮了“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前行道路。近年来,上海船舶工会在中国船舶集团党组和上海公司党委的领导下,不断创新工作模式,优化选树机制,为船舶青年搭建广阔的成才舞台,壮大青年英才队伍,取得显著成效,进一步激发了船舶青年挺膺担当、昂扬蓝色未来的激情和热情。
上海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沈军,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丁巍,市总工会直属企业党政领导、上海各区县(产业)局工会分管主席、中国船舶集团在沪单位负责人以及劳模先进和青年职工代表等出席上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