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之溥
《源泉》是安·兰德的一部不朽之作。这部作品,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主人公霍华德·洛克从大学肄业到步入社会成为一名建筑师的故事。这一过程中,霍华德·洛克面对社会的种种压迫与误解,坚守自己的信念,最终赢得了尊重与认可。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关于建筑的小说,更是一部探讨生命力量之源的哲学巨著。阅读这部作品,我深深感受到了信念与努力的力量,也让我重新思考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霍华德·洛克拥有非凡的才华和坚定的信念。因为不愿意附和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在毕业前夕被学校辞退。走出校门的洛克,直奔自己崇拜的卡麦隆事务所,开始从事现代风格的建筑设计。他深信以功能需求和高性价比为核心的设计理念以及建筑风格能够改变世界,为人类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他极度排斥照猫画虎式的抄袭,极度否定在建筑中堆砌经典设计元素。他的设计理念遭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质疑和打压,洛克很快被行业中的人打上“不伦不类”的标签,甚至被媒体排挤到了行业边缘。面对这些困境,洛克不惜舍弃千辛万苦积累的事业基础和生活保障,选择了坚守自己的信念,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在洛克身上,我看到了勤奋刻苦、不畏艰难的品质。书中,洛克出身寒微、无亲无故、孑然一身。他从小就在建筑公司当工人,抹泥墙、搞测量、做铆接,只要能找到的活他都干。作者描述他“曾经有多少个不眠之夜,对着草图凝神沉思,唯恐有缺漏或把握不到的地方”;洛克从来没有在意或抱怨过生活条件的艰苦,他的房间里“没有任何家具,除了仅有的衣物和设计草图之外,他没有任何东西”。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勤奋的力量,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刻苦努力对于个体成长的重要性。洛克在困境中坚守自我,同时不断学习、实践,提升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的设计理念更加完善。
《源泉》还让我思考了关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在一个充满偏见与误解的社会中,个体如何坚守自己的信念、保持独立的精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洛克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不受外界意见的影响。作者借吉丁的妈妈说出“他站在那儿,眼睛对着她,可她心里清楚,他并没有‘看’到她”。
《源泉》这本书还让我思考了关于创造与破坏的关系。洛克作为一个建筑师,他的创作过程既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破坏。他打破了传统的建筑观念,提出了新的设计理念,为建筑界带来了新的活力。这让我认识到,在追求生命力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勇于打破旧有的框架与束缚,敢于创新,敢于尝试新的可能性。
也许,这部作品所包含的哲理与智慧远不止于此,它还有更多的内涵等待我们去发掘与领悟。因此,希望每一个读过《源泉》的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力量之源,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追求自己的梦想与理想。愿我们都能像洛克一样,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生命力量之源,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