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进浩
顶级的大厨能够利用有限的食材做出不俗的美味,而大师之作亦是如此:简单的场景——茫茫大海,主人公一个人撑起整个阵容,一艘破旧的渔船作为简单的道具,短短十几天经历各种各样的天气和海况,遇到形形色色的浅海生物,发生了一些算不上轰轰烈烈但也足以魂悸魄动的故事。没错,我所说的就是大师海明威之作《老人与海》。
老人是执着的,连续八十四天的出海一无所获,却依然信心百倍地整装出发,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正如书中描述的:“老人知道自己要驶向哪里,因此卖力地把陆地的气息抛在脑后,划进清晨海洋的清新气息里。”
老人是孤独的,他时常感慨,如果小孩随行,有个帮手,那很多次机会就一定能把握住。但老人并不寂寞,无边无垠的大海只身一人驾一叶扁舟,时常与海鸟逗乐,跟海鱼畅言,同四肢交谈。
老人是坚毅的,面对那条不可思议的大马林鱼,“十八般兵器”尽数使出,既要牵制住大鱼,又要保证钓绳不被扯断。跟大鱼的僵持消耗着他的体力和精力,左手的抽筋更是雪上加霜,一次次拉紧几乎绷断的钓绳,即使忍受疼痛、饥饿、寒冷和筋疲力尽也始终在与大鱼周旋不曾放弃。
老人是睿智的,拖着大鱼返航时,被一群鲨鱼追杀,利用有限的工具杀死了灰鲭鲸,赶走了铲鼻鲸。每每看到“他用鱼叉向下猛地扎进鲨鱼的脑袋,正扎在它两眼之间那条线和从鼻子笔直通到脑后那条线的交叉点上”“高高举起棍子,重重地打下去,砰的一声打到鲨鱼宽阔的头顶上”等等时,不禁为老人捏一把汗。但老人没让我失望,每次充分准备,每次一击必中,那份沉着和睿智令人折服。
我喜欢这故事的结局。作者并没有为了迎合读者而刻意创造一个奇迹,大鱼被咬的只剩下鱼头、鱼尾和光秃秃的脊骨,老人最终无功而返,十钓九空才是海钓的日常,但能够顺利返航也算新的重生,足以让那些不可一世的年轻渔夫侧目。人生旅途也是充满着坎坷和挫折,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但旅途的风景和经历同样是令人难忘的,我们一边欣赏着风景,一边经历着过程,一边收获着执着、耐心、坚毅、睿智,还有尊重。
我喜欢老人的那个梦——“白色的海滩,褐色的大山和高耸的海峡,拍岸海浪的隆隆声,海滩上那些狮子在暮色中像小猫似的嬉耍着……”那不只是梦,那是老人的永不磨灭的希望。
老人给了我力量,让我在状态低迷、心情失落时,心中都能点亮一盏明灯,指引我不断向前、向前,直至告别消极,走出困境。
老人给了我方向,让我在遇到复杂棘手的保障任务时,能够凭借丰富的经验,理清思路、精准定位,准确把握好各种线索和因素,各个击破,最终迎刃而解。
老人给了我希望,让我在努力过后坦然面对没有结果的失败,在一次次故障排查未果的时候,仍能重拾信心、重振旗鼓,不断纠正排查思路,让我坚信下一次的尝试依然充满着胜利的希望。
说起来,我与海也有着不解之缘,从事海装保障工作,不免要随船出海远航。犹记得那一次紧急任务,凌晨零点乘坐颠簸的拖船经历一个小时的高速航行到达装备目的地,来不及处理自己被呕吐物玷污的工作服,直奔故障点,经过顺藤摸瓜的排查,最终定位到驱动器内部故障。我比“老人”更幸运,我不是孤身一人,我还有我的同伴;我像“老人”一样略显遗憾,因时间紧迫最终未能查到驱动器故障具体位置,只能通过整体更换来解决问题,但这样的经历依然是令人难忘的。
一次次面对装备运行故障的工作挑战,面对阴冷潮湿颠簸的环境挑战,面对晕船呕吐脱水的生理挑战,一次次迎难而上,让我更执着、更耐心、更坚毅、更睿智。
我乐于第一个打开舱门,迎接第一缕阳光,闭上双眼享受晨曦的沐浴和洗礼,感受海洋清新的气息。那,是希望的味道。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