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丽莹
春日之际,万物复苏,遇见《万物的签名》应时应景。跟随着《万物的签名》,我见证了一位智慧勇敢的女植物学家,在有限的生命中,勇敢追寻自然法则,不断探索世间万物生命规律的成长之旅。虽不曾谋面,但她的故事却让我充满向前的力量。
《万物的签名》由伊丽莎白·吉尔伯特撰写,书名源自一位16世纪的德国神秘主义者所提出的理论,他认为上帝在每种植物的形状和形态上都刻入了其用途信息的印记。主人公阿尔玛·惠特克是一位声名显赫的植物探险家的女儿,自幼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从小便展示出了对植物的热爱,她抓着放大镜发现了苔藓的世界,意识到那是从来没有人研究过的植物种类。她曾经期待爱情,无奈最终孑然一身,浅尝辄止的感情只是她生命的点缀。在植物研究领域,天赋异禀的她,借由对植物的探索与认识,揭开了物种进化的核心奥秘,并一步步解开推动生命发展的机制。
读《万物的签名》,我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从起源、形态、功能等多个角度,描绘了不同的植物和自然景观的真实状态,令人如身临其境一般,不禁赞叹自然界的奥妙,不由产生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万物的签名究竟是什么?是写在叶子叶脉上的条纹,是藏在树木根干中的错节,是生于悬崖岩缝的茎叶。处处有隐匿的签名,处处有奔涌的字句,处处皆是自然的伏笔。人与自然的关系发人深思,本质上来讲,人与植物都是自然世界的过客,在自然规律面前,人与植物同样渺小,人类应始终保有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只是一句口号,而应成为我们的基本共识。
读《万物的签名》,我感受到热爱的力量。书中女主人公自幼便展现出对植物学的热爱,人生轨迹也都围绕着她最热爱的事业,最终成为一名杰出的女植物学家。她研究苔藓的生存之道,洞察植物最细微的秩序,对万物和万物的巧妙安排感兴趣。探索历程和研究成果是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的,但她却甘之如饴:“我很幸运是因为,我能在研究世界当中度过一生。因此我从来不觉得自己微不足道。”这份对植物的热爱,成就了她的事业,也成就了她充实自洽的一生。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后,人总是会追求自我实现。找到自己的热爱所在,就会激发出潜在的无穷力量,它会指引着我们一路向前,完成自我实现。
读《万物的签名》,我感受到勇气的力量。书中后半段,女主人公因为丈夫的遗物而只身前往远方海岛寻觅真相,她在五个小男孩的带领下寻遍整个海岛,还体验了一把惊险刺激的“海上漂流”。这一部分是全书的高潮,也是我对主人公敬意最深的时刻,我在想该是做了多久的心理建设才让她有勇气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大航海时代做出如此决定。后来我发现她本就是一个极其勇敢的人,所以她断然不会轻易向命运的考题说不。“那些无法应付生存战斗的,或许一开始就不该尝试存活。唯一不可饶恕的罪恶,是在最终归宿到来前中断自己的生命实验。这样做,既懦弱又可悲——因为在我们每个人的情况下,生命实验很快就会自行中断,你不妨怀着勇气和好奇心,继续作战,直到无可回避的最终归属。”人生之路不过数十年,挫折与困难是常有之事,我们不妨像阿尔玛一样,带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直面并解决难题,以主动的姿态面对命运的挑战。
“我只求了解这个世界。现在我可以说,在我走到人生终点之际,我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比我来的时候多一些。”灭绝和变异从生命起源之初就在发生,如今仍在发生,也将继续发生,直到时间的尽头。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印记,你又打算如何书写自己的一生?
愿大家都能从自然万物中汲取向上的智慧与力量,不断找寻自己的热爱所在,以勇气为帆不停探索向前,而后静待秋日的收获。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