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做人的思想工作,实现思想统一

中国船舶报 2025年06月20日

  表1. 思想工作的分类

  □ 中船集团七一二所党委书记 周继胜

  人的思想工作不好做。一谈到做人的思想工作,有人就有畏难情绪,觉得很空洞,没有实质内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好像对工作推进没有太好的实际效果,有时候处理得不好还事倍功半。与其做思想工作,还不如花时间在承接业务等具体工作上。思想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意义是什么?工作的方法是什么?笔者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谈几点认识。 

  思想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统一是政治统一、行动统一的基础。”企业经常要做决策。许多人参与决策,如果大家思想一致,考虑问题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平台,那么就容易形成一致的意见。如果你一个意见,他一个意见,大家谁也说服不了谁,到最后就没法做决策,或者即使做了决策,执行起来也会走样。 

  思想统一了,行动才会统一。一个思想行动统一的团队,就会团结一致,就会形成强大的合力,就会在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中取得成功,特别是在推进过程中出现困难、挫折时,才能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在企业里,绝大数工作是按照流程、制度开展的,思想统一了,员工才会自觉遵守行为准则和操作规程。反之,员工就会按照自我认知的行为标准从事具体工作,导致产品质量和服务出现偏差,进度、质量、安全和成本不受管控,客户就会不满意甚至抱怨,企业发展就会不稳定。从这个角度来看,做通人的思想工作应该是摆在各级管理者面前的第一要务。 

  思想工作的难度 

  叔本华说过:“事物的本身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同样一件事,每个人的看法都可能有所不同,故而人的思路、情绪和行动方向就会有所不同。要想统一大家的思想具有一定的难度,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思想工作复杂,对症下药困难。

  根据思想工作的性质,笔者将思想工作做了分类(见表1.)。 

  第一大类与事物有关。一项是战略制定,此项工作在初期涉及的人不会太多,但是思想会非常发散,每个人对未来都有设想的权力和空间,因为是设想,所以就会不尽相同;另一项是执行企业管理要求,因为制度流程设计不充分或者员工执行不彻底造成的各种阶段性问题,比如进度、质量、成本问题。产生这类问题的原因很多,如何识别全部原因,并且将原因分类排序抓住主要原因,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的环节。 

  第二大类与个人有关。一项与绩效评价有关,包括对待自己的工作、发展、待遇、绩效反馈和诫勉谈话等,个人很容易从自身利益出发权衡利弊;另一项与关心员工有关,每个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都会不一样,思想工作的焦点比较难把控。比如员工是在为孩子升学所惑,你却大谈身体健康,大概率思想工作是不会成功的。 

  二是掌握全局困难,本位主义必然。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将一个球以正中心为界,一边涂成黑色,一边涂成白色。两位试验者站在球的两个方向说出球的颜色是什么,结果是两人各执一词,互不退让,在两人交换位置后才发现这是一个双色球。这个视频直观地表达了人们都坚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看到的是真实的。从个人角度看,现实只允许他们看到了事物的一方面,每个人的答案都没有错,但是都不全面。

  从这个视频我们可以推断,一个只看到事物局部的人想去说服另一个只看到事物其他局部的人,在现实中是很难成功的。在企业里,每个员工都是在从事着局部工作,如果都只是从自身出发,强调部门或者个人的利益,必然会产生本位主义,统一思想就会非常困难。 

  三是情感先于理智,忽略事物分析。

  情感会改变人的理智状态。比如,对于从事艰苦的工作,有的人会认为这是锻炼自己能力、磨砺意志品质的好机会;有人则会认为运气不好,怎么会承担这么辛苦的工作,吃力不讨好。之所以有这样的不同想法,一个原因就是当事人不是从工作的性质、价值去判断,而是从自我利益和情感角度去衡量,这也是现实中很多人对待事情的判断习惯。 

  强权主导的人认为你就应该听我的,我说的都是对的;经验主导的人认为我工作时间长经验多,经历的事情多,我的判断不会错;“好人思想”主导的人觉得对员工提出批评有悖我的为人原则,我不愿意做”恶人“。以上现象都是以情感为上,没有把重点放在对于事物的全面综合分析上,而是简单地把思想工作定性为“你得听我的”,或者是“我对于员工提出批评有损我的个人利益,年底考评员工会给我差评”等。 

  怎么做人的思想工作

  从上述分析总结,做人的思想工作,表面看对象是人,实质是事在先,人在后,个人对事的认识只是思想工作的切入点。从做通思想工作的过程来看,要深入了解每个人对待事物的看法,形成对事物的完整科学正确的全面分析,找到符合客观规律的主观指导,再通过交流和沟通认同分析,进而达到思想的统一。 

  首先,对于事物全面综合分析是思想工作的基础。 

  我们说服别人接受我们的观点,或者让别人愿意听取我们的建议,需要具备几个条件。一是对事情分析全面深刻、客观,其中包含了各个层面的人员对事物的看法;二是能够准确地将事物各个要素及其关系建立并表述出来,提供更细致的联系、数据;三是可以推演事物未来发展的态势;四是经过时间和实践的验证,该分析判断是基本正确的,久而久之别人就会逐步信任你并接受你对事物分析的观点了。 

  在一个单位里,每个人都在从事不同岗位的工作,承担的职责、掌握的资源分配权力特别是信息资源权力会不一样,对于事物有不同看法会很普遍很常见。所以要想做通思想工作,对事物的全局进行系统观察并分析是重要前提之一。整个分析应该包含所有人看到的现象和事实,同时又有你独到的见解和分析。就如前面提到的双色球视频,你对球的各个角度都看见了,就知道如何说服各执一词的两个试验者了。 

  其次,深入了解不同看法是思想工作的切入点。 

  每个人都有想法和看法,所以在做思想工作之前,首先要预测他的想法和看法,在交流中再通过倾听,帮助他找到分析的切入点和局限性,就有可能做通思想工作了。有的时候每个人对于事物的不同看法又可以帮助我们全面认识事物,加深对事物的认知,通过交流沟通形成对新生事物的全面认识,这也是群众路线的生命力之一。 

  现实中,如果你平时与交流者有着密切情感联系,并且对其关心关爱有加,即使他不能真正理解认可你的分析,但是从信任的情感层面,也会接受你的观点和看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是这个道理。从这个角度来说,企业中干部和员工建立信任也是做通思想工作的重要前提。 

  最后,客观理性耐心是思想工作的重要原则。 

  说服别人不能以情感凌驾理智之上,或者以情感强迫别人接受对事物的分析,比如以权力、地位、个人发展等威胁、恐吓,强迫别人接受你的观点。也不能以个人不愿意“得罪人”的情感为上而不做思想工作。从心理角度来看,没有人喜欢被别人批评,也没有人从批评别人的过程中感觉到快乐。但是古语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一个组织要保持组织里的人不断进步,必须要不断检视纠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不是以个人喜好来决定是否执行,而应该是以此项工作的目的意义的角度来认识。 

  在单位里,要想做好思想工作,就必须结合单位、部门的具体业务来谈。如果我们只能高谈阔论理论,不与实践结合,就是无对象的理论、空洞的理论。但是结合业务了,你也人云亦云,轻重缓急分不清,计划步骤不明了,同样说服不了众人。检视事物认识是否结合实际还有一个标准,就是你的分析是否包含了不同人对于事物的看法(情绪、思维等),如果没有,说明你的分析判断不全面。我们既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全局思维,也要有在思想工作中勇于接受他人挑战的博大胸怀。

中国船舶报党建园地07浅议如何做人的思想工作,实现思想统一 周继胜2025-06-20 2 2025年06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