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船舶报
04:金色码头
家风传万代
鉴古观今明镜悬(书法)周业东 作者单位: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二研究所
风清气正(书法)白瑞发 作者单位: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二研究所
倡清廉促发展(篆刻)潘云飞 作者单位: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勤廉自律(书法) 夏宗泽 作者单位: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六研究所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绘画)李莎 作者单位:风帆有限责任公司
廉(书法)王志红 作者单位:中国船舶集团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清廉(国画)侯婕 作者单位:中国船舶集团八院
清风青山(团扇书画)宗琳 作者单位: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二二研究所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因为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本期金色码头刊登船舶人的家风故事,以及廉洁文化作品,在反腐倡廉教育宣传月,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编者

  打着手电筒送工钱

  □ 赵云森

  “快过年了,大家都指望着这笔钱置办年货,给娃娃们买新衣服,咱们得履行诺言,尽快把这些工钱给大家发出去。”父亲斩钉截铁地说道。这些工钱,一共一万多块,可能在今天看来不算多,但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可以说是一笔巨款,是在我父亲承包的采石场里打工的乡亲们的“血汗钱”。

  1986年,农村早已全面实现包产到户,村子后山上的村办集体采石场准备对外承包给个人经营。父亲通过参与竞价的方式,取得了采石场的经营承包权,雇了本村和附近村子的三四十位乡亲前来打工。在采石场,采下的石头用破碎机破碎,其中,公分石、瓜子石销往县乡建筑队,大石头卖给修堤坝、建挡墙等建设项目。当时,采石场没有大型机械设备,拉泥巴、转运石头全靠工人用铁制架子车推拉,工钱按运送趟数计算。用架子车拉一车数百公斤重的泥巴或石头,往往大汗淋漓。我上中学时曾亲身体验过那种滋味,拉不动,根本拉不动。

  采石场规模不大,管理也不是很严格,家里农活忙,工人们就先紧着干农活,农活不忙就铆足劲地采石头,工钱两三个月结算一次。1987年春节前夕,一方面是到了事先约定结算工钱的时间,另一方面是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乡亲们都指望着这笔工钱过个好年。可是,跟父亲合作的建筑队却迟迟没能结算采石场的石料款。为此,父亲到县城跑了好几趟,可建筑队说现在项目没有验收结不了款,等春节后拿到款项会及时把石料款打过来。考虑后续还要合作,而且建筑队也确实有困难,发工钱的事父亲只能自己想办法。

  好在父亲手上有石料供货合同和一沓沓的石料发运单,于是向信用社领导说明情况后,父亲凭着它们获得了一万元的贷款。我们家里当时养了三头肥猪,原本计划卖掉一头,宰杀两头请亲朋好友、合作伙伴和采石场里的工人们到家里好好吃一顿年猪饭,但为了凑工钱,父亲说服母亲把三头肥猪全卖了。于是,我们家过了包产到户后第一个没有宰杀年猪的年。

  钱凑好后,父亲把每个工人的工钱都核算清楚。那时工钱普遍不多,好一点的每人每天5块钱,有的地方对于只能出力气活的小工甚至只能开到每人每天3块钱。在采石场里干活的人实行计件制,有的人很厉害,拉车力气大跑得快,一天能挣8到10块钱。父亲把每个人的工钱用信封装好,写上出工天数、计件数和工钱数(其实每个工人自己也记了账的),像个大老板似的背着一个大黑皮包去给工人们发工钱。

  本村里的人在不在家基本都清楚,趁他们在家就过去发了。少数白天不在家的,可能是外出干农活或办事去了,但晚上基本都在家。于是,白天找不到人,父亲就晚上去给他们发工钱。寒冬腊月,晚上又黑又冷,父亲和母亲一块打着手电筒,有时也喊上我一起作伴,挨家挨户发工钱。邻村的因为担心白天去了可能跑空,只能晚上去发,问询着找到第一户人家发了钱后,由他带路,很快其他人的钱也都发了。

  父亲就算贷款、卖年猪也要按时给乡亲们发工钱的事,赢得了县乡建筑队、村里村外打工人的支持,想到父亲承包的采石场打工的人很多。但无奈采石场规模不大,且越往里挖泥巴越多,采石量越来越少,两年后父亲只能放弃了经营承包权。

  尽管在承包采石场这件事上父亲没有挣到钱,但他却挣到了口碑、挣到了信任。父亲并没有在言语上教育我如何堂堂正正做人,可他却用实际行动告诉我做人一定要清清白白、勇于担责。宁可自己吃亏,也绝不能让信任自己、帮助自己的人受损,这是做人的底线和原则。

  作者单位: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我的家风

  □ 许俊艳

  习近平总书记说:“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红色基因,也是我的家风。它像一条滚滚不息的河流,滋养和灌溉着我家每一代人的思想和精神,让我们克服困难、勇敢向前,积极追求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我家住在山西省曲沃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是一个传统的农民家庭。从我爷爷开始,贫穷的生活就使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成为我的家风,并开始代代相传。

  那时,家里有九个孩子、十一口人。全家的生活重担压在爷爷一个人肩上。他起早贪黑、风吹日晒耕种农田,可是村里的地都是旱地,一年只能种一茬小麦。农民靠天吃饭,雨水多的年份收获的粮食才勉强够吃,而雨水少的年份就得饿肚子。为了挣钱养家,爷爷走村串巷、风餐露宿,推着独轮车卖棉籽油,身上的衣服补了再补、缝了再缝,凭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终于把九个孩子养大成人。 

  爷爷在家言语很少,从不对孩子们提什么要求。但是身教胜于言传,孩子们潜移默化地从他身上学到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品质。

  在九个孩子中,小叔可以说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楷模”。为了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他不怕冒险,大胆投资,先后在村里办过砖窑,开过养鸡场,杀过猪,栽过葡萄,种过地黄。没有技术,他就请人教、跟人学;没有钱,四处借;没有人手,就找人手、雇人干;没有地方,就在自家院子或地里干。跌倒了,爬起来;失败了,换个项目继续“折腾”。他不停地奋斗,坚持和贫穷抗争,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灵活的头脑,在小山村里干成了一件又一件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创业浪潮,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民“创业家”,也让家里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到了我们这一代,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家风依旧在我们身上闪闪发光、熠熠生辉,尤其是在我大哥身上。

  大哥在部队学了电器维修技术,退伍后就去县城开了一家电器维修部。刚开始生意红红火火,后来随着家用电器的更新换代,他的手艺就跟不上技术的发展了。他痛定思痛,卖掉维修部,回村种苹果。地少,他就开垦荒地;不会种,四处打听和请教苹果种植能手;种果树时,手上磨出了水泡,忍着疼、咬着牙继续干。他把心思全放在苹果树上,吃、住在苹果园里,学习修剪技术,鉴别果子品种。经过反复的试验和失败,他终于苦尽甘来,种植出了又大又香、又脆又甜的红富士苹果,成为村里的苹果“种植之王”,产量、销量和口碑都是村里“第一”,家里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

  不仅我家男孩身上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女孩身上也有。小妹就是靠着这一精神,走上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道路。

  小妹从小就懂事,看到大人们辛苦地在田里劳作、早出晚归打工,赚钱很不容易,她就奋发向上、努力学习。无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她从来都是独自上学,从不要求家人接送;她从不乱花钱,除了向学校交钱,决不向父母多要一分钱;她毫不在意穿着,总是拣姐姐们穿过的;她刻苦学习,成绩总是排在班级前三名,上大学时年年拿奖学金;读研究生时,她一边读书,一边勤工俭学,减轻家里负担;研究生毕业,她当了大学老师,除了做好本职,她挑灯夜战、奋发学习,向博士冲刺;博士毕业后,她在大学一边教学,一边搞科研,一边带研究生,为我国基础数学的教学与研究默默奉献,成为从小山村里飞出的“金凤凰”。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家风,让我家几代人受益,让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困难面前都能奋发向上,不断攀登生命和事业的高峰,追求美好生活,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无论现在和将来,无论日子过得多么富裕,我们都要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家风永远传承下去,让世世代代都不能奢侈浪费、贪图享受,始终保持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勤俭节约的精神状态,为国家、为社会创造更多更大的价值。 

  作者单位: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十座金山,不如一个良好家风

  □ 张浩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古语有云,“有好家才能走得远”,“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好的家风如无声的教诲,惠泽家庭成员。家人积德行善,家业兴旺发达。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融汇国风。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庭是国家和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一个国家的兴盛、社会的安宁、个人的成就,都会受到家风“润物细无声”般的影响。优良的家风是一个家庭甚至整个社会的“传家宝”。修身、齐家、治国,只有树立廉洁家风,才能享受清正安乐的人生。

  对于船舶人而言,在家孝顺父母,言有信,行必果,家风正、行为端,在工作岗位上也会克己奉公,清正廉洁。提到廉洁,离不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千古诗句。一个家庭若不兴廉洁家风,贪腐病毒就会趁虚而入;一个人若意志不够坚定,幸福大厦就会轰然倒塌。树立清廉的家风,建立一个和谐文明的家庭,自然成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内容。即便社会发展到今日,民主法治、社会安定、廉洁清正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廉洁清正的家风在营造社会风气乃至党风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个家庭是一滴水,只有每一滴水清澈明净,方可汇聚成透彻洁净的河流。一个人如一棵树,唯有在风雪的催压下屹立不倒,在繁花的诱惑前不为所动,方能真正长成一棵亘古的青松。

  近年来,腐败行为大量发生,某些人的人生天平失衡,道德底线崩溃,最终在腐败的道路上一步步滑向罪恶深渊。究其原因,除个人问题外,还有家人对“廉洁自律”概念的无知、法律知识的欠缺,导致没有及时纠正这些腐败行为,没有以家庭和亲情的力量及时把他们从犯罪边缘拉回,反而在无意中助长了这种歪风邪气,把亲人送上了人生的“不归路”。这些人由于家风不正,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带来了极其负面的影响,还让自己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样的结局,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其背后无不隐含着家风、家庭对干部、对家人的深刻影响。

  康德曾说,世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引起人们内心深深的震动,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对于我们而言,崇高的道德准则就是:以心为本,心中高洁,人自清正,具备上述素养方能以廉洁家风涵养清风正气。

  作者单位:中船海装风电有限公司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船舶报社
Copyright © right 中国船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党建园地
   第04版:金色码头
   第05版:产经专刊
   第06版:产经上下游
   第07版:产经行业风
   第08版:应用天地
家风传万代
中国船舶报金色码头04家风传万代 2024-05-24 2 2024年05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