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动建立及完善氢发动机测评、标准及政策体系,联合攻关氢发动机共性技术难关,突破氢发动机发展瓶颈,推动氢发动机应用示范
本报讯 记者 吴秀霞 报道 5月18日,由中国内燃机学会主办,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内燃机学会氢发动机创新联合体成立大会暨第一次理事会在天津召开。氢发动机创新联合体未来将加快推动建立及完善氢发动机测评、标准及政策体系,联合攻关氢发动机共性技术难关,突破氢发动机发展瓶颈,推动氢发动机应用示范。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出席会议并致辞,强调氢发动机创新联合体的成立是中国内燃机界在氢能领域迈出的关键步伐,对推动氢发动机技术发展与应用、促进内燃机产业创新及零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他建议各方利用该联合体平台深化交流合作,聚焦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推进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构建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技术创新体系,围绕氢发动机产业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化共性问题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加快突破氢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关键技术瓶颈,促进氢发动机技术进步和产业化进程。二是加快关键技术标准研制,推进氢发动机通用技术条件、安全、可靠性以及供氢系统、曲轴箱通风系统等关键技术标准研制;积极参与氢气制储运加等关键环节技术条件以及加氢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研制,健全完善支撑氢发动机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标准体系。三是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与国际整机、关键零部件企业和研发机构合作,围绕氢发动机关键技术、产品研发、贸易投资、标准制定等领域深化交流合作。
中国内燃机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在发言中强调了氢发动机创新联合体的重要性。他认为,联合体的成立有助于行业对氢发动机的发展达成共识,并发挥国家体制和有组织的自主创新优势,为内燃机行业注入新动力。李骏对发展绿色零碳内燃机提出五点建议。一是绿色零碳内燃机应以零碳为核心理念,推动我国运输装备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二是要突破核心技术,建立新的绿色零碳内燃机产业链,解决关键技术难题。三是氢内燃机需要与电动化相结合,持续提升效率,并与其他动力形式协同发展。四是保持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以促进氢内燃机提升持续竞争力。五是氢发动机应准确定位应用场景,以推动我国氢发动机产业的快速发展。
会上,清华大学教授帅石金、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柏刚分别作了氢发动机发展及挑战、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的报告。玉柴总工程师林铁坚、一汽研发总院首席专家李金成,康明斯(中国)经理刘磊分别就各自企业氢发动机开发实践等作了报告。天津检验中心吴涛阳博士作了氢发动机政策法规及测评标准研究报告。
来自一汽、东风、玉柴、长安汽车、江淮汽车集团、康明斯(中国)、中汽研、天津内燃机研究所、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及浙江大学等氢发动机相关科研院所、企业及检测机构等的50余位相关负责人及专家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