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传微
编辑荐味:“细节决定成败在腌酸菜这件事上也是适用的。”
小雪已过,寒意渐重,东北人的思乡情结里便多了一丝酸菜的缠绕,越冷越浓。
与南方的酸菜不同,东北酸菜的前世是白菜。儿时,家乡的冬季并没有现在这样随处可见的反季蔬菜大棚,蔬菜品种也非常有限。那时的冬天也似乎特别的漫长、格外的寒冷。我印象最深的是爸爸骑着他的摩托去距家一站地远的蔬菜店买黄瓜,到家一看都冻坏了。酸菜就是这样的气候环境下的产物,方便储存又节省空间。每每到了白菜收获的季节,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准备适量白菜进行腌制。
大人们会挑选出叶子宽厚、菜心包裹紧致的青帮大白菜,摘去坏叶、老帮,切掉根部。一棵棵白白净净地整齐列队晾晒,直到叶子打蔫,菜帮也不再嫩得“吹弹可破”时入缸。码一层白菜撒一层粗盐粒儿,挤挤挨挨地装满缸后配以重量级的压缸石。如此放置一天后将缸里加满凉白开,水没过白菜,放置阴凉通风处自然发酵一个月后就可以享用了。
在东北,虽然腌酸菜的方法不是什么秘密,白菜来源也可能相同,但最后腌出来的品相、口感却相差甚远。这与腌菜过程的细节有关,可能是温度没有把握好,温度低了不发酵,温度高了容易烂叶;又或者盐量没有把握好,加入水时沾了油脂等等。细节决定成败在腌酸菜这件事上也是适用的。我最爱的是妈妈亲手腌制的酸菜。妈妈出品的酸菜,菜叶金黄,味道酸香,菜帮脆爽,常常得到亲戚朋友的称赞。
当年,雪村一首《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让更多的人知道了东北人喜欢吃酸菜。酸菜的吃法有很多,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是直接生食。从泛着冰冷釉光的褐色缸里捞起一棵浑身散发着酵香的酸菜,用温水投洗干净,挤去酸水,切成段,蘸辣椒酱吃。菜心则是孩子的心头好,撕下一片菜心沾上砂糖,咬上一口,酸、甜、脆、嫩,最本真的味道瞬间激活你的味蕾、丰盈你的口水,酸爽通透。酸菜还可与白肉、血肠、大骨头、粉条、冻豆腐、鱼等搭配炖煮,但最值得一提的是酸菜馅饺子。东北人喜食饺子,有言为正:“舒服不过倒着,好吃不过饺子”。逢年过节,宴请亲朋,压轴的必是饺子,饺子馅也是五花八门,但最传统、最受喜爱的当属酸菜馅水饺。酸菜可自立门户,做纯素水饺,也可和猪肉一起搭配。酸菜吃油,可解猪肉的肥腻,一起做馅堪称完美。饺子随着沸水上下翻滚,驱散了寒意,剩下的都是温暖,严寒腊月里的酸菜水饺对东北人的意义不只是一道美食,更象征着团圆。
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东北人不再为储存过冬的蔬菜而烦恼,酸菜制作也逐渐工厂化,在全国各地一年四季都可买得到袋装酸菜,但就是差了点儿味道,记忆中的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提醒着我来自何处。
天冷了,我这东北人的胃又开始想念酸菜,我想那应该不是馋了,只是思乡罢了!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