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船舶报
08:应用天地
加快专利价值实现 赋能产业链创新
——中船综合院研发智能评价工具推进专利转化运用纪实
  智能多场景专利评价工具功能及使用场景

  智能多场景专利评价工具逻辑构架

  只有让专利走出实验室和“象牙塔”,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

  通过梳理盘活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存量专利,挖掘有开发和运营价值的专利,督促科研机构和高校采取自主运营或与企业合作运营等多种形式强化专利转化运用,将有助于推进专利产业化、加快专利技术的价值实现。

  为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简称《规划》),紧扣《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简称《行动方案》)“大力推进专利产业化,加快专利价值实现”重点任务,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知识产权与成果管理研究中心(简称“中心”)设计研发了智能多场景专利评价工具,实现“价值洞察,一触即发”,为各类创新主体专利转化运营、奖励申报等多场景提供基础支撑。

  该评价工具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专利转让、许可、奖励申报等。在专利转让和许可过程中,该评价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或个人快速评估专利的市场价值。目前,该评价工具已在中国船舶集团内重点总装船企、科研院所、配套企业以及地方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实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业内人士表示,通过梳理盘活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存量专利,挖掘有开发和运营价值的专利,督促科研机构和高校采取自主运营或与企业合作运营等多种形式强化专利转化运用,将有助于推进专利产业化、加快专利技术的价值实现。

  解决人工评价痛点 快速评估市场价值

  根据中国船舶集团知识产权重点工作部署,为进一步“建立市场导向的存量专利分级分类机制”,该中心积极投入技术骨干形成专班,联合广东军荣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和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共同参与研发,顺利推出了智能多场景专利评价工具,为各类创新主体的专利分级分类管理、专利转化运营、奖励申报等工作提供基础支撑。

  该评价工具是一款创新的软件解决方案,面向专利转让、许可、奖励申报等多场景,集成“训练+评价”等功能,支持自建专利数据集的训练、比对、调优,实现批量化评价专利的价值度与价值等级,解决了传统人工评价难以提高效率与降低成本的“痛点”。

  “智能多场景专利评价工具通过融合多元统计分析和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为专利的多方面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款工具的核心功能包括‘训练’和‘评价’,能够实现对专利价值度和价值等级的批量化评价,极大地提升了专利评价的效率和准确性。”该中心研发人员魏子翔博士介绍。

  首先,该评价工具支持用户自建专利数据集,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用户可以根据个性化需求训练和优化模型,从而获得更加精准的评价结果。其次,对于用户尤其是有大量有效存量专利的主体或有批量化评估需求的主体,该工具采用自动化的评价流程,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提高了评价的速度和一致性。

  在专利转让和许可过程中,该评价工具可帮助企业或个人快速评估专利的市场价值,即能以指数形式评估该专利的转化前景,为交易提供决策支持。在奖励申报方面,该工具能够客观评价专利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为申报相关专利奖提供科学参考。此外,该工具还可被应用于专利的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分析、技术发展趋势预测等多个领域,为专利持有者和相关利益方提供全面、深入的专利评价分析。

  研发基于问题导向 满足批量专利需求

  业内人士表示,《行动方案》重点提出,要针对高价值存量专利,匹配政策、服务、资本等优质资源,推动实现快速转化。在盘活存量专利的同时,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在科研活动中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形成更多符合产业需要的高价值专利。只有让专利走出实验室和“象牙塔”,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

  广东军荣知识产权公司总经理栾硕介绍,研发该工具的动因是基于“问题导向”,打破目前商用专利平台使用复杂、成本较高的“瓶颈”,满足创新主体有效专利存量大的现实需求。“该工具不是固定功能的‘静态’产品,它支持专利数据动态调整并面向用户需求场景进行功能扩展,以保证评价结果的时效性和适应性。”

  “该工具研发过程主要涉及两个重要环节,即专利训练集的收集与设计、模型训练。”魏子翔介绍,“专利训练集的收集与设计”阶段需要明确专利评价的应用场景,比如转化、许可、奖励申报等,梳理采集相应分布特征的专利数据组成训练集,通常数据条目在几千条以上,具备“大数据”特征;模型训练过程中,需要测试对比多个神经网络算法,通过召回率、准确率等指标测试模型性能,对比选择最优算法,最后封装成完整的应用程序。

  据了解,在实践应用过程中,该评价工具取得了良好效果。栾硕介绍,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一家重点总装船企此前要实施专利开放许可,需要提供专利清单和辅助估价。“当时,这家船企已有存量有效专利近千件,但通过使用我们的工具,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科学评估专利价值,遴选出适合开放许可的专利任务;同时,相关评估结果可以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专利开放许可使用费估算指引》衔接,工具还给出了适用于专利开放许可的市场参考价格。”目前,该工具已辅助这家船企完成了相关专利的评价及费用估算,其专利已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开放许可信息发布平台发布。

  “前段时间,我们这款工具还帮助国内某地方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完成了一系列的预审服务工作,形成了多个细分主题的高价值专利案例集。”栾硕说。据悉,该评价工具结合该单位已授权预审专利的主要技术分布情况构建训练集,通过模型性能调优,最终完成了专利价值评价,筛选出上百件具备高价值特征的专利,有力支撑了预审业务效率提升,极大地帮助该保护中心增强了业务显示度。

  “下一步,我们将会持续优化产品的功能及用户体验,将该评价工具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展至地方知识产权主管部门、知识产权保护与运营服务机构等,以满足他们多场景、批量化评价专利的需求。”该中心负责人晏裕生表示,“期望该工具能够成为专利评价领域的标杆产品,促进用户知识产权的合理流通和有效利用,增强用户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为知识产权保护和分级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赵芸 魏子翔 丛聪 伍汉青)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船舶报社
Copyright © right 中国船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党建园地
   第04版:金色码头
   第05版:产经专刊
   第06版:产经上下游
   第07版:产经行业风
   第08版:应用天地
加快专利价值实现 赋能产业链创新
中船海装助力辽宁实现平价海上绿电“零”突破
欢迎刊登 分类广告
广告
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有限公司
河北华能耐火保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广告
广告
广告
中国船舶报应用天地08加快专利价值实现 赋能产业链创新 2024-07-19 2 2024年07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