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吴秀霞 报道 11月22日,江苏现代造船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二十周年暨船舶先进制造技术论坛在镇江成功举办。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江苏省工业与信息化厅、江苏科技大学、招商工业集团、江苏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相关领导出席论坛并致辞。江苏现代造船股东代表、董事和来自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安徽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政府相关部门、船舶企业、高校院所等单位的领导、专家以及江苏科大相关部门、学院代表150余人参加论坛。
江苏现代造船董事长马晓平在致辞中表示,自2004年成立以来,江苏现代造船始终心系海洋强国梦,坚守造船情怀,传承江苏科大“船魂”精神,坚定不移走创新造船发展之路。江苏现代造船自集装箱船设计起步,提出100%三维数字化设计标准,建立了工法设计作业标准,完成了第六代深水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FSRU)、超大型集装箱船、超大型油船(VLCC)、极地邮轮、液化气运输及加注船、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等100多型高技术船舶与海工产品的数字化生产设计,应用于数十家船厂900多艘船舶建造;自研适应船舶行业的低代码平台,研发造船数字化解决方案(CSS)和修船数字化解决方案(CRS),成功在数十家企业推广应用;致力高效绿色环保液化天然气(LNG)动力、锂电池动力、氢燃料动力、氨燃料动力、甲醇燃料动力等新能源船舶的设计、建造、安全性风险评估以及关键设备动力系统集成设计,创造了多项该领域的“中国第一”。此外,江苏现代造船还建设了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多种形式为船舶行业培养了数千名各层次数字化设计应用型人才。
论坛上,江苏现代造船发布3款创新产品,包括内河电动集装箱船解决方案——“1+N”可拓展内河电动集装箱船、现代造船解决方案CSS 3.0以及面向精益修船管理的现代修船解决方案CRS 3.0。此外,论坛上还举行了多个项目签约仪式,江苏现代造船与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一带一路”东南亚船厂数字化建设项目协议、与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签订数智化转型深化合作项目协议、与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签订5万立方米氨运输船合作研发项目协议、与南通象屿海洋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签订3.8万载重吨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数字化设计项目协议、与江苏船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北部湾新能源纯电动集装箱船研发项目协议、与宏远滚装运输(徐州)有限公司签订内河重型滚装/集装箱多用途船研发项目协议。
论坛特邀四位专家发表主题演讲。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首席专家李正建以《固底板、锻长板、补短板、当样板:船舶工业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策略》为题,深入探讨了如何确保船舶工业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稳健发展;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数字化设计研究所技术总监张延昌作题为《基于模型的一体化三维数字设计制造技术革新》的演讲,展示了前沿数字化造船技术;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研究所规范法规部主任周国强作题为《新能源动力船舶的应用安全与发展前景》的专题报告;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朱韩钢作题为《船企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探索》的演讲,分享了企业转型经验。
2004年,在江苏省船舶行业主管部门领导下,江苏科大携手省内相关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江苏现代造船,并提出“省内超前、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目标,瞄准世界造船最新技术发展,集产学研用于一体,创新技术、培养人才、提供服务。20年来,江苏现代造船深耕船舶及海工行业,与骨干企业合作,形成产学研融合的创新实体,专注数字化精益生产设计和绿色新能源船舶设计,致力提高船舶建造水平、生产效率。截至目前,江苏现代造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江苏智造”创新大赛一等奖、江苏省船舶工业软件大赛一等奖,拥有船舶工业“强链品牌”产品3项、江苏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优秀解决方案、专利50件、软件著作权47项和软件产品14个。



前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