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船舶报
03:党建园地
~~~——七〇五所水声对抗目标模拟器项目竞优侧记
~~~中国船舶集团渤海造船暖心工程细微之处见实效
~~~大连船推与七二五所开展党支部共建活动
~~~
~~~中国船舶集团第三期“青马班”红色教育集中培训圆满结束
这场仗,我们打得漂亮!
——七〇五所水声对抗目标模拟器项目竞优侧记

  在中国船舶集团七〇五所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能啃硬骨头、能打硬仗,一次又一次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2024年6月4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第七〇五研究所接到了一个鼓舞人心的消息——水声对抗目标模拟器项目收到了中标通知书!

  一场历时17个月、510天、零故障完成70余次试验(含比测试验),实现了国内外领先的性能指标,在“技术方案”+“实物”比测竞优中大比分战胜竞争对手的局部战场阻击战,取得重大胜利!回忆起竞优比测期间的点点滴滴,又怎能不令人热血沸腾……

  张敏 王红红

  “必须赢 我们决不能丢失阵地”

  时间倒回2022年国庆假期,七〇五所收到了行业内某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正在主导模拟器项目立项及竞优的消息。彼时,该项目在竞争对手的主导论证下已历时近两年之久,但模拟器作为七〇五所核心业务领域之一,绝不能丢失阵地,七〇五所势必寸土必争。七〇五所领导班子果断决策:“组建项目团队,参加竞优,比测我们必须赢!”七〇五所所长王中亲自担任项目总指挥,一场局部战争保卫战拉开了序幕。

  面对竞争对手产品的声学特性和已完成试制的优势,在任务时间紧、技术指标高的困难面前,如何挽回被动局面,是横梗在项目组面前的首道难题。“我们必须破釜沉舟,主动出击,做强自己,全线提高各项指标考核难度,利用区域化整合形成的优质资源,创造出属于我们的机会。”项目管理线、技术线达成共识,采用敏捷研制,规划出一条与时间赛跑的路线。

  “不破不立 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当项目组已完成大量实航试验验证后,招标文件解读技术指标发生了重大改变,首轮方案推翻重来,此时留给团队编制投标文件的时间仅仅只剩27天。

  没有质疑、没有埋怨,项目组“八大金刚”集中在小小的“鸽子笼”里,夜以继日“埋”在繁杂浩瀚的文档中,从零到整,从无到有,完成了8卷、42册、113篇、12857页的投标文件,摞起来足有一米多高。在距离投标节点只剩4天时,项目团队还在为AB两套方案举棋不定,项目总指挥王中综合考虑,果断启用尚未经过试验验证的新方案。这颠覆性的变更,让所有人惊呼:“不可能,绝不可能!”但是,就是这样一支知难而进的队伍,硬是又一次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接下来,整个团队无心睡眠,每天工作通宵达旦。6:30,洗把脸,眯一下;7:30,吃个早餐,继续干。外围校对组一轮一轮同步迭代排版、校对,终于,满载希望的运标车如期驶向北京,按时递交了沉甸甸的标书。

  接踵而至的是,项目组必须在3个月内具备参加比测试验的条件。敏捷研制再一次发挥了威力,所有设计到试制一次成功,每一件结构件、每一个工装在他们手里就像一件艺术品,边设计、边加工、边试验……一轮一轮迭代,项目组像一个永不停歇的车轮,向着目标奋力前行。大家团结协作、众志成城,仅仅26天,完成新方案设计、样机加工等工作;历时66天,完成数次验证试验,经验证,新方案航速提升超过10%,项目团队再次跑赢了时间,不负全所期望。

  “创新继承 最大化挖潜指标性能”

  在技术上,项目组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最大化沿用工程研制成果,通过总体创新、集成创新,最大化挖潜关键指标性能,实现了项目总体指标大幅提升,达到比测项目满分的目标。与此同时,创新采用“敏捷研制”方法,确保所有关键技术均在迭代中解决、验证、应用,实现了又快又好、“不反复”。项目组通过一系列试验拿到了大量宝贵数据,为比测试验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管理上,项目组构建了虚拟团队管理,形成管理地图,采用关键路径法,采取风险点重点管理,提高信息交互效率及准确性。项目组博采众长,营造了包容团结的氛围,充分调动了人员积极性和能动性,培养了求真务实、科学严谨、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打消了系统间的沟通壁垒,让“手伸得长一些”。正是这样,项目人员尤其是青年人得到快速的跨台阶式成长,实现了“打造一支有朝气、能吃苦、敢想敢干,有战斗力的研制团队”的目标。

  “困难重重 勇士一定会突围”

  面对原试验场周期长、耗资巨大、比测验证紧迫的两难困境,王中多次带队勘察某水域条件,经过多方配合改造,十几天功夫,“家门口的试验场”随即建成,只要产品就位,随时可试验,简直太方便了。

  此外,从递交那沉甸甸的、凝结项目团队智慧和血汗的投标文件后,王中就带领相关部门和项目技术线踏上了漫漫征程,争取各方支持,开诚布公表达了七〇五所争取项目的决心和信心,最终得到论证机关的认可,从而在比测大纲及比测细则中落实了七〇五所多项提升比测试验难度的策略。就连竞争对手总师都感慨:“你们把考试规则弄得那么难,咱们都考不过咋办!”

  面对比测项目劣势时,团队稳扎稳打,保守不冒进,善于向有经验的团队取经。时任昆明分部副主任的陈迎亮带队介绍了分部各项目竞优得失经验,他对项目细节的如数家珍、对掌控全局的了然于心,对竞优中的各种策略、战术的分析让在场人员心生敬意。如今再次翻阅当时的调研报告,上书的“武功秘籍”无一例外都用上了。

  “重视细节 像守护孩子般珍爱产品”

  质量师系统的思维碰撞,提出了“问题单”管理手段,集所有质量信息与技术状态管控项目于一身,“一单到底”实现了“人在回路”的精细化质量管控。尝到甜头后技术人员从躲着“问题单”到主动领“问题单”,近300份的“问题单”成为比测试验乃至整个研制过程中保证产品可靠性的风阻尼。

  “检查表是比测试验的生命线。”这是从每一位成员进入团队第一天就反复吟诵的。截至最后一项试验完成,在这百余次产品准备、试后处理过程中,产品拆装过多少次,文件就迭代过多少次。文件从简至繁,又从繁至简,都曾被逐句逐字集中讨论、修改过。最终封存形成的23份操作检查表,说是精品,毫不夸张。竞优组织方技术人员翻看七〇五所文件时,直呼:“正规军,真是名不虚传!”比测过程中,所有动作虽已演练无数次,但是项目组仍强调三岗制,形成事前提醒、事中监督、事后复盘,做好试验零失误、零故障的最基本保障,产品准备、试后处理从未出过低级错误。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产品的每一步操作都是经过谨慎分析讨论,每一个细节都烙在大家的脑海里。对待产品,整个团队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在试验场上的小伙子担心浪涌磕到产品,全程用手臂护着,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两条手臂都在水里。开船的师傅给他们竖起了大拇哥:“小伙子好样的!”

  提起笔来,项目组那些历经风雨的日子,那些刻骨铭心的故事,那些携手作战的回忆,那些可敬可爱的队友,那些披荆斩棘的勇士……点点滴滴涌上心头,一桩桩一件件无法尽述。这支能打硬仗、也能打胜仗的团队熠熠生辉,激励鼓舞着七〇五所每一个人勇往直前,勇攀高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船舶报社
Copyright © right 中国船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党建园地
   第04版:游艇时代
   第05版:产经专刊
   第06版:产经上下游
   第07版:产经行业风
   第08版:应用天地
这场仗,我们打得漂亮!
水壶虽小 爱意满满
互融共建 协同发展
团结就是力量
一场跨越历史与现实的红色教育之旅
中国船舶报党建园地03这场仗,我们打得漂亮! 2024-11-29 2 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