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船舶报
03:党建园地
江苏科技大学:赋能“四化”育人社区 传承时代育人使命

  编前:

  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日益凸显的当下,如何创新育人模式、提升育人成效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江苏科技大学紧扣时代脉搏,以行业特色型高校为定位,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从精准化布局党建引领,到特色化建设聚焦民族团结;从立体化整合资源协同育人,到智能化管理构建和谐社区,江科大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育人之路。本文将深入剖析其以党建为核心的“四化”育人社区的实践与成效,为高校育人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吴秀霞 巫蓉 顾梓桢 朱金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江苏科技大学紧扣行业特色型高校定位,统筹“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打造船舶、海洋、蚕桑三大特色街区。江科大以党建为核心,聚焦民族团结教育特色化,推进六大协同育人工程,构建和谐社区“三维网格”,形成“三全育人”新格局,推动“江海襟怀、同舟共济、扬帆致远”的“船魂”精神落地,培养传承使命的时代新人。

  A 精准化布局

  构筑学生党建引领“思想航标”

  一是制定顶层战略,构建社区治理体系。江科大立足长远发展,制定并实施《江苏科技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全面建设推进方案》《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提质增效指南》,确立制度框架。该校完善社区运行机制,强化党建引领下的资源整合、队伍驻点等关键环节,健全“三全育人”评价体系,推进社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是创新组织架构,焕发社区党建活力。江科大在学生社区推行“嵌入式”功能型党团支部建设,打破年级与专业壁垒,促进跨学科互动与知识共享,营造开放包容的学习与成长环境。该校通过建立导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联合党支部,增强实践一线的组织战斗力,激励党员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三是优化网格布局,提升社区党建效能。江科大系统推进“学校党委—社区党工委—社区党支部”三级党组织网络建设,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联动”党建矩阵。该校按照“便于党员参与、利于组织效能发挥”原则,为各支部配置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干部及党员、学生代表,推动党建与学生生活深度融合。

  四是探索协同机制,丰富社区党建内容。江科大创新性推行“党建+社区管理”模式,以蓝途社区为载体,依托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景荣春学生党支部,建设“悦习驿站”党员之家,落实“一名党员带好一个宿舍、带优一个楼层、带活一个楼栋”。该校整合校院党政干部、教师党员及学生党员力量,常态化开展“船承大讲堂”“信仰公开课”,将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教学。

  B 特色化建设

  聚焦民族团结教育“3+3模式”

  一是搭建“爱、传、成”三个平台。

  搭建价值引领、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高地。江科大建好全国船舶科普教育基地——船舶文化馆等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同心同向同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资源库”,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

  搭建民族团结、文化传承的育人阵地。该校建设江苏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开展特色文化活动,促进各民族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传承,营造“美美与共”的社区文化氛围。

  搭建兴船报国、成长成才的实践园地。该校发挥全国百强社团——航海模型协会的作用,搭建“船”承匠心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舫等实践平台,助力各民族学生树立兴船报国、科技报国的志向,提升成长成才的能力。 

  二是实施“红、‘留’、‘实’三大工程”。

  实施“基因红—思想领航工程”。江科大以社区学生党支部为桥头堡,开展爱国和“四观”教育,通过播撒红色基因、培育能力、践行力量、凝练成果四大模块,增强家国情怀和民族认同。

  实施“永‘留’传—文化远航工程”。该校深化文化育人,举办多元民族团结活动,结合传统文化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文化交流增进民族交往与融合。

  实施“成长‘实’—分类护航工程”。该校发挥学校在船舶、海洋、蚕桑学科的优势,构建师生及少数民族学生成长共同体,通过教师领航、朋辈伴航开展精准帮扶,培育民族团结“石榴籽”和民族进步接班人。

  C 立体化整合

  推动资源协同育人“六项工程”

  实施“学生成长”工程。江科大以“一线规则”为核心,构建“校院领导领航—专业导师赋能—校友行业专家拓路—专职辅导员驻点—服务人员护航”育人新矩阵。该校领导通过圆桌派、下午茶等活动倾听学生心声;整合资源推进“力学辅导站”“宿舍实验室”建设,专任教师驻点指导科创,辅导员轮值进楼强化思政与学风建设,依托“学涯档案”追踪成长,精准匹配帮扶资源。

  实施“就业赋能”工程。该校持续举办职业规划讲座,邀请行业专家、校友分享经验;落实暑期实习实训计划,与企业合作提供实习岗位;开设简历写作、面试技巧等就业技能培训;定期举办招聘会,搭建学生与企业对接桥梁。

  实施“心灵绿洲”工程。该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提供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开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升学生的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能力;组织“心灵驿站”活动,邀请心理学家和成功人士分享个人成长经历,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实施“社区行动”工程。该校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管理服务,激发主人翁意识;引导学生投身社区服务项目,培养社会责任感;与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合作,实施“学生干部挂职社区接力计划”,增强学生公民意识与公共事务参与能力。

  实施“文化浸润”工程。该校坚持“让专业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蓝途社区以“深蓝育人”为核心推进工作:围绕“船舶工业前沿技术”“船海人奋斗故事”开展活动,搭建学生对接行业的桥梁;依托船海学院“三馆一中心”打造“移动思政课堂”,借实船模型操作、建造模拟,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从“造船大国”到“造船强国”的历程,深化专业认同;借力数字技术建线上展厅,以AR虚拟船厂、数字化复刻实船,帮助学生在实践闭环中联结专业与行业,筑牢“海洋强国”理想。

  实施“活力运动”工程。该校建立体育俱乐部和运动社团,定期举办校内联赛和友谊赛,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供健身指导和运动设施,鼓励学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开设潜水、皮划艇等特色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勇气和冒险精神。

  D 智能化管理

  助力构建和谐社区“三维网格”

  打造全方位“服务”。江科大有效整合校园空间资源,建立了由一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三个片区服务站以及遍布宿舍楼内的学生社区驿站构成的服务网络。该校依托数字化平台,实现包括学籍证明、成绩查询、证件办理等多项业务“一键受理、一网通办”。蓝途社区整合党团活动室、辅导员工作室、心灵驿站、科创工作舫等11 个功能场馆,推出社区场地线上预约系统,以数字化赋能学生服务,切实增强学生的获得感、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织密细致“数据”。该校建设大数据集成平台,各类智慧平台围绕数字化规范、共享、应用等关键节点,精准对接学生需求。该校融合学工、教务、心理、图书、资助、宿管等信息系统数据,构建服务学生“入学—在校—毕业”全周期的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汇聚学生基本信息、学习成绩、第二课堂表现、奖助情况等数据,量化多维度特征,勾画成长轨迹,形成学生成长画像。

  筑牢坚实“安全网”。该校以“技防+人防”融合为核心,强化社区安全管理。该校增设智能视频探头实现24小时全域监控,部署楼栋门禁人脸识别系统;联合外部机构,邀请专业人士开展国家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等主题讲座与体验活动,通过案例教学提升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建立线上线下四级安全排查网络,实施学生晚归寝“双线”精准报送,实现安全风险精准识别、预警与追踪,为学生安全发展“把脉护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船舶报社
Copyright © right 中国船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党建园地
   第04版:金色码头
   第05版:产经专刊
   第06版:产经上下游
   第07版:产经行业风
   第08版:应用天地
江苏科技大学:赋能“四化”育人社区 传承时代育人使命
广告
中国船舶报党建园地03江苏科技大学:赋能“四化”育人社区 传承时代育人使命 2025-10-24 2 2025年10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