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进 邝展婷
2023年12月28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船院设计、广船国际为中远海运特运建造的6.5万吨半潜船“祥泰口”号命名交付。该船是广船国际半潜船系列完成更新迭代后的最新一代船型,更是半潜船精准运载及智能环保发展方向的代表性新产品。
海洋工程市场回暖
驱动半潜船创新业绩
随着“双碳”目标的不断推进,能源结构转型需求愈发迫切,海上风电产业进入高景气周期,相关装备的运输需求大幅增长;同时,海上油气开发项目逐渐回暖,而一些服役时间较长的海上石油平台也陆续进入退役期。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无论是海上风电还是海上油气平台及其他海洋工程装备,都呈现大型化趋势,万吨级模块的运输安装是半潜船的“好球区”。多重因素影响下,半潜船运输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
为此,近期市场上有多项半潜船装备的最新动向。中国船舶集团旗下黄埔文冲在2023年8月完成了中交国际有限公司“发展之路”号半潜船的修理工作;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建造的4.5万吨半潜驳船“四航永兴”号同样在2023年8月完工。“祥泰口”号投入运营,标志着我国半潜船船队再添一员猛将。
作为一艘新船,“祥泰口”号功能完备、性能优异。该船总长约231.1米,型宽46米,设计航速13.6节,续航力20000海里,可满足49人生活及工作需要。该船具备DP 2级动力定位及Ice Class B冰区航行能力,在10.9米设计吃水下最大载重量约为6.5万吨,可下潜至27.5米吃水(主甲板在水面以下13米)。
目前,我国在半潜船领域已经成功进入世界半潜船设计、建造、运营的“第一梯队”。广船国际半潜船产品谱系涵盖2万吨至10万吨级全系列,市场占有率超过50%,并与中远海特携手打造世界第一的半潜船“研、产、营”团队,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
智能化趋势
延伸向半潜船领域
船舶智能化已成为船舶制造必然趋势,半潜运载装备应用智能化技术,同样是顺应技术发展潮流的自然选择。同时,在海洋工程装备大型化的发展背景下,半潜船不仅自身的尺度不断增加,运载的还都是超大重量、超大尺寸的海上大型平台、结构物、模块和各类船舶等大型装备,其装卸和航行风险不言而喻。将智能技术应用于船舶管理操作、设备运行控制、故障监测、设备运维、运营管理等多方面,有利于提高半潜船航行与装卸作业的效率与安全性,降低船员工作强度,对于加快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祥泰口”号配备了世界先进的动力定位系统及大容量压排载系统,可在5小时内实现从最大下潜深度起浮;其智能船舶系统可根据海况及船舶状态,为航行运营收集数据并提供决策参考,自动化报警点达1万多个,自动化程度和安全性水平更高。该船可以满足海洋工程装备安装运输的高精度要求和船舶航行运营的智能化需求。
据悉,“四航永兴”号同样使用了智能化技术,该船搭载了智能压载系统,在构件上驳、拖航及下潜过程中,可根据重量分布自动调节压载状态。智能化技术正在成为受到船东欢迎的半潜船设计建造趋势。
另据了解,迄今为止,广船国际与黄埔文冲已建造交付了共计13艘半潜船,不仅成功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更助力中远海特打造了船舶数量居世界第二位的亚洲第一大半潜船队。
相关链接
半潜船又被形象地称为“海上叉车”,也有“海上大力神”的美誉。它能利用加排压载水的原理实现船舶下潜和上浮,从而在海上装载不可分割的大型构件和海工装备等。
半潜船的货物装卸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滚装滚卸”,即将半潜船的开式甲板和码头对准后调平,通过移船小车将大型构件和设备滚装运送上船或下船。
另一种是“潜装潜卸”,即通过对船上压载水的调整,把开式甲板下潜入水中一定深度,再把货物浮运到船舶的甲板上,然后通过排出船上的压载水,使甲板缓缓上浮将货物承起。卸货时则反向操作。



前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