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围绕提高造船效率,不断深化改革,致力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推进现代化造船模式,全力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益制造在产业链各环节深度融合,实现造船业效益和效率的稳步提高,努力率先建成世界级船舶海工先进制造业集群。
记者 吴秀霞
为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变,江苏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全省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竞争力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通过推进试点示范、建立项目库、培育系统集成服务商等方式,加快推动行业“智改数转”。智能制造生产线的运用,不仅推动了江苏船海装备产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造船的进程,还促使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造船指标连续14年稳居全国造船行业前列。如今,在江苏的众多优质骨干企业中,一大批高效、智能的生产线及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已经顺利投入运营。目前,多家船企的智能制造生产线正有序运转,智能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渐进式推进。
2023年,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投入17.5亿元打造高端船舶智能化分段制造项目,一期工程已完工并进入全面投产阶段。新年伊始,新时代造船智能化分段制造车间内,焊花四溅、机器轰鸣,新引进的拼板自动焊接系统、智能化平面板架生产线等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转。在长480米、宽52米的国内最大的单体智能化平面分段生产车间内,门式起重机、平直分段线、智能焊接等设备通过智能软件相互协作,大幅提高了平面分段制作效率。“过去,同样的单位面积需要近300名工人,现在只需150人,用工量减少了一半,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幅降低,作业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生产效率显著提升。”新时代造船相关人士表示,未来,企业计划通过构建“数字化船厂+智能化船舶海工设备”的新型生产模式,从生产设计、信息化建设、企业管理三个方面入手,加速推广信息化软件的应用,打造柔性制造的中间产品流水线,全面提升船舶建造效率。
2023年,南通中远海运川崎批量交付的24188TEU集装箱船,是该公司通过精益制造、精益管理和智能制造模式建造出来的“明珠”产品。自2012年确立将智能造船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和实现造船强厂的主要途径后,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先后上马条材自动切割生产线、小组焊接机器人生产线到大径管焊生产线等。2015年,其船体车间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国内船舶行业首个船舶智能制造车间示范项目。车间建造工艺流程囊括多条国内首例自动化智能化流水线,包括型钢自动化切割生产线、条材机器人生产线(国内首例)、6F小组立机器人焊接流水线(国内首例)、8F小组立流水线机器人焊接生产线(2021年最新型,国内首例)等。每条生产线的制造管控系统、数字化看板等也为国内其他船厂和行业提供了标杆模板或参考启发。今后,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将论证实施单板法工艺和单板龙筋生产线,使智能制造进一步实现“裂变”。
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以及信息化实现智能设备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培育数字经济,推动工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实现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绿色工厂等一系列发展。该公司旗下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和实施的YSS信息共享集成系统项目,通过智能精准派工,实现企业设计、工艺、人员、物流、设备的优化调度、动态配置,通过对车间作业的数字化仿真,提高车间和设备的生产透明度,实现了制造过程可视化、生产数据一体化、生产设备数字化、生产节拍均衡化、生产作业少人化,大大提高了造船效率。“利用信息化技术配置资源,有利于企业开展工艺工时、人员负荷分析判断,建立标准工时数据库,制定设计、供应链、生产统一数据标准。”新扬子造船负责人介绍。新扬子造船“资源动态配置”场景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该公司也成为江苏省唯一一个入选的船舶企业,其高强度船用结构钢精准切割智能制造车间也被认定为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
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车间里,随着工作人员摁下启动按钮,一根管子从立体库缓缓下落,通过物流系统,进入冲砂机、锯切机、坡口机、对接焊机、法兰焊机、人工缓存区、弯管机等各工位,实现了新项目较大物量的全流程生产。2023年6月26日,招商工业海门基地交付我国首艘智能型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海洋石油123”号,该船的建造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多项“数字新技能”于一身。当前,在招商工业海门基地的智能制造示范车间,自动化钢材输送系统、激光焊接机器人等先进智能生产设备和系统高效有序地运行着,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了20%以上。其中,管子智能制造车间已基本形成从原料预处理到完整分段制造的能力。
目前,高技术海工船舶已成为智能制造产业链的核心部分,2023年,众多重要的高技术海工船舶从江苏启航,驶向广阔的海洋。江苏以南通中远海运川崎、新时代造船、招商工业海门基地、扬子江船业以及中远海运重工等为代表的一批优质骨干造船企业,订单充盈,业务繁忙。这些企业的智能制造生产线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和造船产业能级的升级,还在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智能制造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为这些企业,乃至整个造船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和强劲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