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邝展婷
6月20日,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平台“海龙风彩”号抵达广东阳江青洲风电项目建设现场,投入紧张的风机安装建设中。该平台为国内首创的双绕桩式风电安装起重机风电安装平台,配备的1200吨、400吨双绕桩式风电安装起重机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船华南船舶机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制,其中的1200吨重型起重机采用国内直径最大的整体式回转支承,是华南船机在海洋工程起重机领域的又一里程碑式突破。
产品设计面向未来
据了解,相关试验及实际安装作业均表明,华南船机研制的1200吨起重机主吊在1200吨负载作业时的工作半径超过40米,最高起升高度超过200米,足够把1000辆自重1.2吨的小汽车举到超过65层楼的高度,完全可以满足未来20兆瓦(MW)深远海大型风机的吊装需求。
华南船机党委书记、总经理覃勇介绍,我国海上风电正向深远海加速挺进,海上风机也向着大型化、深水化方向发展,这就对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的核心系统——起重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华南船机通过总结已经投放市场的30多台大型起重机的成功作业经验,结合不同作业现场施工的不同特性需求,对产品进行了轻量化、高性能、智能化升级,形成了第四代大型风电海上安装起重机产品型谱。
为了减少整机的重量,提高整个平台的可变载荷,运送更多、更大的风机,华南船机经过反复核算,勇于突破,对“海龙风彩”号配备的1200吨、400吨起重机回转支承均采用整体型式,使产品重量与同载荷起重机相比轻10%以上。其中,1200吨起重机使用的支承直径尺寸超过13.8米,是国内直径最大的整体式支承,直径尺寸大、精度等级要求高,加工难度非常大。华南船机为此成立专门技术攻关小组,与关键配套厂商一道,集中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反复论证、试验,成功实施了国内最大直径整体式支承的成功案例。
在产品主要技术性能上,华南船机大胆创新,精益求精,采用成熟的液压驱动技术,通过将定量马达与变量液压泵的优势结合,加入自动检测反馈系统,使起重机在100%大负荷工作时能够始终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在40%以下轻载时更能实现吊装速度翻倍的稳定增速;充分利用液压系统特性,使整机系统功率的利用更合理、更高效、更节能环保。同时,该公司为起重机配备了先进的缆风系统,研发了高智能人机操控界面,应用了可视化远程监控技术,大大提高了现场作业精度、效率及安全性。
服务到位保高效运行
广东阳江青洲风电项目是目前广东省重点建设的清洁能源项目,也是国内近海深水区离岸最远的项目。青洲海域具有水深浪高、海况条件恶劣、施工技术难度大等特点,“海龙风彩”号船东——江苏海龙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海斌介绍,该公司承接项目的安装对象主要为11兆瓦风机,所在海域水深40米以上,安装要求比此前国内普遍的35米水深以内浅海风电项目高得多。5月中旬,海龙公司另一台设备“海龙瑞彩”号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已经赶赴当地投入安装作业,同样由华南船机配套的600吨风电安装起重机高效作业,已在该海域成功安装了10台风机。
而“海龙风彩”号作为集运输、储存、起重和安装等工序于一体的新型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最大起吊高度达到173.3米,最大作业水深70米,最大吊重1200吨,具有DP 1动力定位能力。由于采用了双绕桩式起重机的布置形式,其甲板空间可容纳4套6.8兆瓦风机、3套10兆瓦风机或2套12兆瓦风机,是国内已投产平台中可利用空间最大的风电安装平台之一。
目前在青洲风电项目中,配套了华南船机装备的有“精铟01”“精铟03”“海龙瑞彩”“欧洋06”等8个平台正在进行作业。其中“精铟03”配套了华南船机的1000吨起重机,自5月初进驻风场以来已经安装8台11兆瓦风机;“欧洋06” 配套了华南船机的1000吨起重机,6月份刚进驻就已经安装2台11兆瓦风机。几个平台轮番比拼,安装效率不断刷新,为我国深水风电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为了保证设备售后服务水平,华南船机还派出了多名驻船服务工程师,为关键设备保驾护航,并开展客户培训等工作。工作人员结合华南船机对大型起重机开展的“质量万里行”活动,了解客户实际需求,解决客户实际问题,得到了包括江苏海龙、广东精铟在内的船东的一致好评。
攻关核心技术争当领先者
目前,华南船机正在生产1200吨级、1600吨级、2200吨级风电安装起重机等多个大型起重机产品。根据客户需求情况,1600吨级、2200吨级起重机将在今年11月、10月交付,该公司正开足马力全力推进项目实施,确保产品按期交付。
作为国内海洋起重机领域的领先企业,华南船机针对海上风电大型化、深水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趋势,通过加强市场和客户需求调研,探索起重搬运装备相关智能技术发展路径和发展类别,推动智能技术融入产品。目前,该公司已完成3000吨至5000吨重型起重机总体设计技术、工艺工法技术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并坚定不移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致力建设成为世界海洋工程装备的科技领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