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国邮轮市场逐步恢复,整体向好,但复苏力度不及预期迅猛。随着本土邮轮公司逐渐发力,国际邮轮公司回归中国市场并不断加大拓展力度,我国邮轮市场供给不断增长。不过,出乎意料的是,2024年我国邮轮市场呈现了旺季不旺的特点,复苏不及预期,尤其是7月份后,部分邮轮航次价格走低,甩舱价再现,引发市场动荡。但即便如此,总体来看,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加持下,2024年我国邮轮产业依然呈现出振奋人心的发展走势——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商业航行首年接待旅客数突破30万人次,各大邮轮母港持续回暖,我国邮轮产业真正具备了自主管控能力和产业循环体系,未来可期。
与邮轮产业整体向好的发展形势相比,2024年我国游艇产业发展始终不温不火,即便是举办了十余场游艇展会,但是人气始终比较低迷。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游艇产业期待中的春天仍然“遥遥无期”。
记者 刘志良
1
商业航行首年,“爱达·魔都号”
邮轮接待旅客数突破30万
2025年1月1日, 爱达邮轮旗下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迎来商业首航一周年。“爱达·魔都号”自2024年1月1日开启商业首航以来,已成功运营84个航次,总计服务超过30万国内外宾客,赢得了各界的广泛好评。
目前,爱达邮轮旗下运营的两艘大型邮轮——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和“艺术之船”“爱达·地中海号”,已总计服务近47万国内外宾客。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也已进入总装搭载的加速期,计划于2026年底完成交付并在广州南沙开启国际航线。
2025年,“爱达·魔都号”将延续以上海为母港全年运营的战略布局,执航超过80个前往日本、韩国热门目的地的4晚5天至7晚8天的邮轮航线。
2
央企邮轮整合,
华夏邮轮增资爱达邮轮
2023年年底,华夏国际邮轮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2024年年底,华夏邮轮与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宣布华夏邮轮增资爱达邮轮。增资完成后华夏国际邮轮有限公司将持有爱达邮轮65%股权,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持有35%股权。
华夏邮轮与中船邮轮将以此次增资为契机,强强联手,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创新合作模式,优化产业布局,持续打造从邮轮研发、建造、供应链到运营的全生态产业体系,携手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贡献更大力量。
3
多项助力邮轮、游艇产业发展
政策发布
2024年以来,国家和地方先后发布了多项助力邮轮、游艇产业发展的政策。
在邮轮产业发展方面,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际邮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靠港补给的规定(草案)》;国家移民管理局决定在中国沿海所有邮轮口岸全面实施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政策;《邮轮运输服务指南》正式发布,并将于2025年3月1日正式实施;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十部门印发《关于促进山东邮轮旅游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在游艇产业方面,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海南省游艇管理办法》;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广东省推动游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正式文件,是国内首个省级政府部门发布的关于游艇产业发展的文件。
4
“史诗下西洋·蓝梦之歌33晚长歌行”顺利完成
2024年11月26日至12月29日,穿越了8897.3海里的浩渺海域,“史诗下西洋·蓝梦之歌33晚长歌行”圆满收官。“史诗下西洋·蓝梦之歌33晚长歌行”是2024年度国内母港出发的长航线创新巨著,横跨10国、探访15港、驻足17站,铸就了近10年来中国邮轮母港出发的首条超长航线的纪录。
该航线不仅是对600年前郑和下西洋开拓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壮举的致敬,更是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坚定践行。作为近10年来国内出发的唯一超长航线,该航线填补了国内母港出发超长航线的空白,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邮轮旅游选择。
5
国内邮轮母港回暖
邮轮产业回暖,母港先知。随着邮轮产业的发展,上海、天津、青岛等各主要邮轮母港也持续升温。
2024年,上海港接待国际邮轮靠泊247艘次,接待邮轮旅客137.59万人次。其中,母港邮轮231艘次、接待旅客134.05万人次,访问港邮轮16艘次、接待旅客3.54万人次。全球最大邮轮品牌皇家加勒比旗下“海洋光谱号”和亚洲目前最大邮轮“地中海荣耀号”相继回归上海。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2024年接待邮轮达到100艘次,累计接待进出境旅客超34万人次,邮轮接待艘次和旅客人次稳居北方第一、全国第二。
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全年共接待“欧罗巴”号、“爱达·地中海”号、“蓝梦之歌”号、“梦想”号等多艘邮轮21个航次,基本实现“月月有船”;出入境旅客7.1万人次,是去年的16.5倍,最高上客率达到99%,山东省外游客占比近50%。
6
多个邮轮论坛举行,
探索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邮轮旅游市场的回暖,今年国内举行了多个以邮轮产业发展为主题的高端论坛,包括第十二届中国(青岛)国际邮轮产业大会、2024吴淞口论坛、第十七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第六届中国国际邮轮船舶修造论坛暨展览会、2024中国邮轮经济发展高峰论坛等。
在这些高端邮轮论坛中,与会专家、从业人士围绕中国邮轮旅游航线部署及产品创新、国内邮轮市场机遇与挑战、拓宽邮轮产业合作渠道、打造邮轮旅游合作平台、创新邮轮人才培养、促进邮轮经济发展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7
邮轮领域标准建设取得新进展
随着我国邮轮产业的不断发展,邮轮领域的标准化建设也不断取得新进展。
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获批“上海市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邮轮产业)”,旨在发挥中船邮轮作为产业链链长在船型设计、系统集成和核心配套等方面技术抓总的关键作用,聚集邮轮产业上下游优势力量,以标准化为入手点,全面提升邮轮产业标准化水平,加快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促进我国邮轮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此外,中国航海学会正式发布团体标准《邮轮接驳艇安全技术与操作指南》;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与北京市农产品流通协会签约联合制定《中国国际邮轮食品团体标准》,积极推进建设我国首个邮轮船供食品标准体系;由山东港口烟台港主导、邮轮发展集团参与编制的山东省地方标准《港口邮轮码头服务要求》也于2024年10月30日起全面实施。
8
游艇展会推动大众化消费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游艇产业实现了从高端豪华游艇到大众化、多样化产品的转变。2024年,我国举办了十余场游艇展会,遍布青岛、深圳、澳门、厦门、福州、三亚等沿海地区和城市。游艇展会不仅是一个展示最新游艇技术和设计的平台,更是一个汇聚行业智慧、探讨产业发展方向的盛会,汇聚了来自全球的业界大咖,共同见证并推动中国游艇产业的新发展。越来越多的国产游艇在游艇展会中大放异彩,这不仅标志着中国游艇产业的迅速崛起,也彰显了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各大游艇展会期间,主办方纷纷组织豪华游艇、双体动力艇、单体帆船等进行多航次出海体验等活动,让现场观众通过切身体验,感受水上休闲生活的魅力,普及航海文化和海洋环保,让更多市民感受并加入到滨水休闲生活当中,进一步推动游艇大众化消费的发展。
9
邮轮、游艇产业绿色化发展趋势明显
航运业低碳转型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着这种发展趋势,邮轮产业、游艇产业绿色化转型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
在游艇产业方面,船艇电动化已成必然趋势,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形成了不同推进形式的延展,能源形式也实现了多样化发展,电池、光伏、风能、潮汐能、氢、甲醇、氨等在船艇上都已经逐步示范应用。
在邮轮产业方面,建造绿色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在2024年~2036年61艘在建邮轮订单中,超50%使用替代燃料,替代燃料以液化天然气(LNG)为主,探索使用甲醇;98%配备岸电系统设备。在役邮轮也通过探索使用生物燃料、升级船用设备系统、使用岸电系统等路径降低能耗,减少排放。此外,当前邮轮的数字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应用场景也越来越丰富。
10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邮轮游艇分会成立
受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委托,武汉理工大学牵头将“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游艇设计学术委员会”重组为“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邮轮游艇分会”。2024年11月8日,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邮轮游艇分会成立大会在武汉理工大学举行,其为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第25个分支机构。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邮轮游艇分会的成立,旨在更好地推动我国邮轮游艇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邮轮游艇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配套和自主运营的水平,对于促进邮轮游艇产业交流与合作、提升整体竞争力、推动政策与规范法规的制定与实施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