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荣成市召开了船舶及海工装备产业发展推介大会。会上,成功签约王家湾修船基地、法罗科能1GW海上储能制造工厂、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舾件配套、特种船舶配套制造、绿色海工装备清洗等10个项目,投资总金额达18.2亿元,为荣成船舶及海工装备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荣成市充分利用岸线、港口、码头、航运等优势条件,抓住国际海运市场转型、“走向深蓝”战略机遇,不断完善船舶及海工产业发展链条,夯实大型海工装备产业发展的强劲基础。2022年,荣成市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完成总产值59.8亿元,被评为山东省优质修造船基地。
龙头引领 蓄足产业发展潜能
目前,荣成市年整船产能100万载重吨,修船千艘以上,拥有规模以上修造船企业24家,客滚船、重吊船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和80%;拥有船舶配套企业40多家,本地船用零部件配套率达60%。在黄海造船有限公司、荣成造船工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支撑带动下,依靠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荣成市积极向着先进海工装备产业新城迈进。
近年来,黄海造船为应对海运市场扩大和航线日益多样化,将目光投向1800TEU集装箱船,已批量建造40余艘,成为该公司又一实现国际化、批量化、系列化及专业化生产的船型。目前,黄海造船手持1800TEU集装箱船、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豪华邮轮、多用途货船、各式远洋渔船以及执法船等多型船舶订单,建造计划已排至2025年。
荣成造船建造完成目前国内最大的全钢质焊接、双机、双桨、多功能高速双体海上风电运维船。该船不仅航速高、海上作业时间长,还具有优良的稳定性与适航性,可在4米浪高下航行、4级海况下登乘作业,既可以为海上风电场运行维护提供保障,又可作为深远海养殖牧场的工作船和其他海工项目的运输船。该公司还将加大对风电运维船、科考船等特种船舶的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力度,争取在特种船舶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抢抓机遇 营造良好发展生态
近年来,荣成市紧紧抓住国际海运市场复苏的机遇,大力发展船舶修造产业;瞄准深远海养殖等市场领域,加大深海养殖工船、深海网箱、南极磷虾船、远洋渔船研发力度,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荣成市突出“龙头引领、引进盘活、两业融合”发展方向,推动船舶建造产业向南极磷虾船、豪华邮轮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转型;发挥濒临国际主航道和锚地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船舶维修产业,以建设北方最大的国际船舶维修(保税)基地、打造国际海事综合服务区为抓手,争创国家级船舶维修服务贸易特色服务出口基地。
在深远海养殖及海上风电装备领域,荣成市加快研发深海养殖工船、深海网箱,为传统养殖产业插上高端装备的翅膀。同时,大力引进海上风电装备、深海油气装备、深海牧场装备等生产制造企业。
此外,荣成市以全面融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将生态链思维融入先进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发展,深入实施企业固链、项目补链、招商延链、科技强链、服务稳链、政策助链六大行动;充分发挥高校科技研发与人才引进优势,加强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等高等院校沟通联系,积极与清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完善创新平台共享、产学研合作等机制。目前,荣成市拥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90余个。
借力突破 培育邮轮游艇经济
2022年8月,工信部等五部委联合出台《关于邮轮游艇装备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荣成市紧紧抓住邮轮游艇经济发展机遇,准确把握邮轮游艇经济发展规律,大力培育邮轮游艇经济新业态,打造邮轮游艇研发、设计、制造、配套、展示、维修维护服务产业链条。
在邮轮产业发展方面,荣成市积极支持黄海造船等企业提升邮轮设计建造能力,加强同哈工大、山东交通学院、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沟通合作,拓展邮轮客滚船、集装箱邮轮、定制化小型邮轮市场。在游艇产业发展方面,荣成市推动游艇研发制造向高附加值船型转变,打造自主品牌,开拓国内市场。同时,荣成市引导房车企业依托自身制造技术和配套能力,向游艇领域迈进。
近年来,荣成市不断加大招商力度,以区位优势招引整船企业,以整船制造吸引配套企业。下一步,荣成市还将在高附加值船舶修造、无人船艇、大型海上作业平台等领域加大招引力度,共建共享先进海工装备产业新城。
(刘志良 商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