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船舶报
01:一版要闻
~~~
~~~中国船舶集团党组召开2024年第一次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
~~~中国船舶七〇八所设计、广船国际建造的“极地”号破冰科考船出坞
~~~——访中国船舶七〇八所研究员、科考船设计资深专家吴刚
~~~
“探极”破冰装备再添猛将
中国船舶七〇八所设计、广船国际建造的“极地”号破冰科考船出坞
“极地”号破冰科考船出坞

  ●该船破冰等级达到PC6级,可以破开一米厚的当年冰,以两节左右的速度连续前进,符合渤海和黄海的使用场景要求。

  ●除了传统的科考工具和设备,“极地”号搭载了无人机、无人船以及水下自主机器人等最新高科技装备。这些新型装备均为我国自主研发,实现完全国产化。

  近日,我国极地科考的大国重器——“极地”号破冰科考船出坞,并将在2024年下半年开始承担科考任务。该船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七〇八所设计、广船国际为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建造,是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破冰科考船,破冰等级达到PC6级,搭载的无人化科考设备实现国产化。

  船舶小而精,破冰实力强

  “极地”号总长89米,型宽17.8米,排水量5600吨,定员60人,续航里程26000公里,具备全球无限航区航行能力,一次补给足以保障全船在海上生活80天以上。

  据自然资源部北海局保障中心副主任张洪欣介绍,“极地”号主要用于我国黄海、渤海海冰的监测,海洋环境的科学考察,以及其他季节的深远海区域科学考察。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该船充分借鉴了“雪龙”号、“雪龙2”号这两艘船的经验,采用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设计理念。该船破冰等级达到PC6级,可以破开一米厚的当年冰,以两节左右的速度连续前进,符合渤海和黄海的使用场景要求。

  设备无人化,实现国产化

  除了传统的科考工具和设备,“极地”号搭载了无人机、无人船以及水下自主机器人等最新高科技装备。船载的无人机可以从空中俯瞰广阔的海域,实时传回大气、海冰等数据;无人船则能够深入到传统船舶难以抵达的区域,为科学家提供更为全面的海洋信息;水下自主机器人更是在深海探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逐步揭开海洋深处的奥秘。值得一提的是,该船搭载的新型装备均为我国自主研发,实现完全国产化。

  此外,“极地”号还装载了更多精细设备和新型传感器,可以开展更为细致的科学观测,依托我国自主卫星网络系统,形成“空—天—海—冰—潜”一体化的科考模式,能够同步完成包括大气、海冰、水体、地球物理在内的多学科综合科学考察任务。

  建造高效化,研发自主化

  极地和深海是人类探寻海洋的科考前沿。近年来,我国以极地科考船为代表的极地装备与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2010年开始,我国科考船进入了“质”和“量”的高速发展期。据统计,2010年至2022年中国新建海洋科考船的数量达30多艘,涌现出一大批世界先进水平的科考船。

  其中,可用于极地科考的包括:全球首艘具备艏艉双向破冰能力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国内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性能最强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截至目前,2019年交付的“雪龙2”号已顺利参与完成我国多次南北极科考任务;“中山大学”号则在2021年交付并正式投入使用,执行科考任务。

  “极地”号的建造过程也实现了完全自主化和高效化。广船国际自20世纪70年代开展科学考察船建造,是国内唯一一家建成交付过多艘能在极地全季节、全天候航行的各类船舶的造船企业。广船国际充分发挥国产化配套设备自主可控的优势,项目团队不断缩短生产和安装周期。从2023年11月6日开启第一个总段吊装以来,仅用23天就实现主船体成形,全船7个总组段全部按策划实现总组,船坞周期仅55天。该船将在2024年投入新一轮的科考任务中。

  七〇八所研究员、“极地”号破冰科考船总设计师张福民表示,“极地”号建造完成以后,我国将自主完成完整可靠的冰区科考平台的建设,包括南北两极在内的冰区科考体系将实现系统化,能满足我国未来深远海及极地的海洋科学技术发展需要。

  (记者 邝展婷据央视报道综合整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船舶报社
Copyright © right 中国船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4版:综合新闻
   第05版:产经专刊
   第06版:产经企业园
   第07版:产经企业园
   第08版:产经船海事
报头
持续加强党的建设 提升创新发展能力
“探极”破冰装备再添猛将
重型破冰船呼之欲出
本期看点
中国船舶报一版要闻01“探极”破冰装备再添猛将 2024-01-12 2 2024年01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