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船舶报
08:国际连线
新造船市场:需求高涨,风险犹存

  记者 吴秀霞

  当前,新造船市场进入活跃期,预计未来10年新造船投资需求约为1.7万亿美元。然而,造船业还需警惕高利率和高通胀压力、贸易摩擦、环保法规加速收紧及造船产能扩张等潜在风险。

  “未来10年,全球船舶投资总需求将达2.3万亿美元,其中,新造船投资需求约为1.7万亿美元。”日前,在福州举行的2024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现代供应链(供应商)大会上,克拉克森研究(中国)公司总经理幸月就当前新造船市场的运行特点,以及未来发展的确定性(投资预测驱动因素)和不确定性(潜在风险)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

  三大因素影响市场

  幸月认为,当前,新造船市场进入活跃期,但本轮周期景气行情与上一轮有差异。她认为,新造船市场需求受全球海运贸易、全球运输效率及全球船队更替三方面因素影响,为此业界可重点关注海运需求的适度增长、板块需求分化、运力低效的影响和船队更替需求。同时,幸月建议船企警惕高利率和高通胀压力、贸易摩擦、环保法规加速收紧及造船产能扩张等海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首先,全球海运贸易是推动新造船市场需求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与过去相比,贸易推动的运力需求增速变缓。在基准情境下,预计全球贸易在2024年~2036年的平均增量为2亿吨,远低于2000年~2019年的平均增量3亿吨。长期来看,能源转型如化石燃料被快速被淘汰将对海运贸易产生显著影响,预计海运贸易的年平均增速将放缓至0.5%以下。展望未来,贸易增长的潜力来自其他新兴商品,例如二氧化碳、氢、水等。在多个细分市场,平均运距的增加对运力需求的拉动可能超过贸易量增长对运力需求的拉动。

  另一方面,贸易结构的变化也将导致市场对各型船的需求出现变化,大型和中小型船的市场需求将呈现不同趋势。未来10年,推动贸易增长的细分商品将不断变化:铁矿石、煤炭及石油贸易将逐步成熟,贸易增长将主要来自液化气、集装箱和小宗散货领域。此外,推动贸易增长的地区也将持续变化:印度和东南亚日益成为关键,中国贸易需求趋于成熟,西方国家或地区贸易增长潜力有限。

  其次,全球运输效率对新造船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低效因素的增加使得海运贸易国家更加重视供应链安全。比如:地缘整治因素导致全球海运贸易平均运距增加;红海事件、港口拥堵等因素导致船舶运力需求增长,物流稳定性变差;航运业推动脱碳减排使得船舶航速下降等。特别是,随着能源转型逐步推进,长期来看,船舶航速将持续下降,但随着船队中采用替代燃料或节能技术的环保船舶越来越多,航速降幅将逐渐减小。

  最后,全球船队的更替也是影响新造船市场的重要因素。随着环保合规要求的不断提高,非合规船舶的更替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从而为新造船市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四大风险还需警惕

  在谈到未来新造船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时,幸月表示,业界需要警惕以下潜在风险。一是全球经济虽然复苏但充满风险。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保持温和增长,但高利率和高通胀压力持续存在,不同国家、地区的经济走势呈现分化态势。

  二是贸易摩擦带来的一系列风险。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美国不断变化的贸易政策及相关趋势将带来一系列不确定性,从而对航运和能源市场造成影响,如其有可能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建造的船舶征收港口费等。在细分市场,其潜在影响包括:集装箱板块,美国政府可能大幅上调关税;汽车板块,或将减少对中国汽车的进口;海工、能源领域,可能推动墨西哥湾和北冰洋地区石油及天然气的开采,从而减少对海上风电项目的支持。

  三是航运业环保法规加速收紧。虽然这有助于推动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但也可能在短期内对新造船市场造成一定的压力。随着国际海事组织(IMO)的航运业全生命周期净零排放目标等环保法规的持续收紧,新造船市场须满足更加严格的环保要求。

  四是全球造船产能扩张。当前全球造船产能约为峰值时期的70%,但预计到2030年,全球造船产能将回升到峰值时期的80%~85%。如果有更多的民营船企重启或者扩建,中国造船产能存在进一步上涨的空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船舶报社
Copyright © right 中国船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党建园地
   第04版:游艇时代
   第05版:产经专刊
   第06版:产经上下游
   第07版:产经船海事
   第08版:国际连线
新造船市场:需求高涨,风险犹存
集装箱船手持订单创历史新高
挪威政府资助14个替代燃料船舶项目
韩华集团成功收购美国费城造船厂
HD韩国造船海洋今年计划交船139艘
广告
广告
广告
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有限公司
广告
广告
广告
欢迎刊登分类广告
中国船舶报国际连线08新造船市场:需求高涨,风险犹存 2025-01-17 2 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