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由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清洁能源车船分会、山东省渔业船舶协会主办的2025现代渔业装备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烟台举行。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助理、烟台研究院院长陈海龙应邀参加展会。
展会上,烟台研究院展出了捕捞型水下机器人、低碳燃料发动机管理系统、海上漂浮式风机、经海一号海洋牧场养殖网箱等一系列先进设备,体现了该院在海洋装备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这些创新成果不仅突破了深海智能捕捞、船用清洁能源等关键技术,还实现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海洋强国战略提供了从装备研发到产业落地的完整解决方案。
烟台研究院组织哈船冰轮(山东)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太阳岛船舶科技有限公司等31家海工装备、海洋渔业领域的校友企业积极参加此次展会。其中,哈船冰轮(山东)新能源动力科技展出了“探海者·未来港”项目。该项目聚焦船海绿色能源系统与低碳港口建设,体现了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前沿探索。
展会同期举办多场论坛/报告会。其中,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渔业装备发展报告会上,烟台研究院副院长姚崇作了题为《新型能源在船舶上的应用及展望》的报告,对新能源船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未来船舶新能源技术将向多能源融合、智能化运维方向发展;在科技赋能海洋柔性装备产业技术大会上,烟台研究院教授马刚作了题为《浮式风机系泊系统动力响应分析关键技术》的报告,分享了浮式风机系泊系统动力响应分析关键技术,重点汇报了浮式风机系泊系统在复杂海洋环境下的非线性动力响应有限元计算模型等方面的核心成果。
本次渔装会充分体现了产业链融合、产学研一体的思想理念,通过展示深海养殖装备、智能捕捞系统等创新成果,搭建了集技术研讨、产业对接于一体的高端合作平台,具有行业引领、政府及央国企助力、科研学术协同、产业链供需联动的突出特色,为推进我国渔业装备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接下来,烟台研究院将继续发挥该校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深化科技创新,与行业伙伴同向同行,为现代渔业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台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