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琴 报道 由于需求不足导致去库存困难,钢价已深度回调至年内低位,且普遍触及钢厂成本线。据我的钢铁网统计,10月22日,10毫米船板现货均价为4010元/吨,较一周前下跌18元/吨;20毫米船板现货均价为3925元/吨,较一周前下跌20元/吨。
钢价在经历7月的短暂“修复”后,自8月开始持续震荡向下探底,目前已再度逼近年初以来的低位水平。更重要的是,成材价格已普遍触及成本线,钢厂盈利状况迅速恶化。尽管钢厂利润收缩,但钢材供应持续维持高位。据我的钢铁网调研预估,钢厂240万吨铁水日均产量短期内将得到维持,这背后是钢厂对维护市场份额、保障就业、银行信贷支持以及高炉停启成本高昂等因素的考虑,钢厂主动大规模减产的意愿和动力明显不足。而需求端整体却仍显疲软,尽管时值“银十”传统旺季,但房地产下滑趋势未改,国内固定投资有所放缓,项目资金到位不足等导致“旺季不旺”;同时钢材出口虽同比保持增长,但环比已呈现下滑势头,随着海外关税“壁垒”高筑,钢材出口将难以维持高位增长。供强需弱的直接后果,是库存持续累积,导致钢价承压。
业内专家表示,后市钢价走势将受到三大宏观事件影响。一是中共中央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市场期待能有更大力度的稳增长及“反内卷”政策出台;二是美联储将于10月28日召开会议决定是否再次降息;三是对于中美贸易关系趋于缓和的预期,10月底中美在韩国举办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上会晤也是市场主要期待之一。若宏观层面有利好出现,钢价或迎来修复性反弹;若宏观面表现不及预期,钢价或将继续向下测试更低的成本支撑位。



前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