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船舶报
06:产经上下游
中船集团七〇四所副所长孙玉祥:
船舶辅机产业需加快“三化”转型
迈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

  记者 刘志良

  在全球化和技术变革的大背景下,船舶行业面临着新的需求和挑战,这深刻影响着船舶辅机未来的技术创新和升级方向。日前,在第二十一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上,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副所长孙玉祥指出,随着全球船海行业绿色智能转型步伐的加快,我国船舶辅机产业要加快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步伐,加大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为我国船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船舶辅机是指船舶上除主机外的辅助设备,是保证船舶正常运转的重要设备,随着船舶与海洋技术的发展,船舶辅机种类和功能也在不断增加完善,出现了众多新型辅机设备。孙玉祥介绍,船舶辅机种类主要包括甲板机械、舱室机械、特种机械等传统船舶辅机和绿色环保设备、新燃料配套设备、节能装置等新型船舶辅机。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船舶辅机在“绿色、智能、高端”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不过,相较国外先进水平而言,国内船舶辅机在技术先进性、成熟度、可靠性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总体呈现大部分产品处于“跟跑”、部分产品达到“并跑”、极个别产品实现“领跑”的状态。比如在科考船甲板支持系统领域,国内产品总体技术水平与国外相当,主要科考支撑设备满足全海深(大于10000米)作业需求,万米绞车、布放回收系统、折臂伸缩吊机等全套设备实现国产化,但是相比进口产品在可靠性、产品型谱化、全球化服务网络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随着船海行业需求的不断提高,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将成为船舶辅机的发展趋势。孙玉祥指出,国际海事组织(IMO)一直关注航运业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提出的减排目标倒逼行业转型,船用新能源动力装置及辅助设备、绿色高效节能及减排设备等配套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期。同时,随着智能船舶逐渐规模化应用,智能船舶市场规模将迎来强劲增长。要想实现船舶的自主航行、智能运维,船舶辅机设备是基础,智能化将贯穿船舶辅机设备设计、制造、运维全生命周期。此外,极地深海开发、大型新型船舶对配套设备远超传统指标的高难度需求,推动国产船舶配套产业向高端化发展,船舶辅机设备高端技术研究突破、高端装备研发应用,将成为我国船舶配套产业升级的重要内容。

  针对“绿色、智能、高端”的发展方向,孙玉祥表示,我国船舶辅机行业要加大数字化共性技术研究力度,创新应用绿色环保技术,升级智能化运维技术,自主研发关键核心零部件,提升新质技术与全域应用能力,开展新结构、新产品的创新突破及应用,实现新一代船舶辅机领域技术及装备的跨越式发展。

  孙玉祥指出,为加快我国船舶辅机技术发展,切实提高船舶装备的绿色智能水平,满足新型或高端辅机设备研制需求,我国应该加快制定船舶辅机顶层发展规划,国家部委、行业协会应牵头组织辅机领域研究院所及企业,结合国家战略,推动新形势下船舶辅机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发的系统论证,形成总体规划和专项技术路线合理分工,有序推动辅机发展。同时,我国船舶辅机行业还应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提升多专业、跨专业协同攻关能力;建立跨行业合作平台,整合不同领域资源满足基础元器件等方面需求,推动船舶辅机研发的多元化支撑及产业链完善。

  针对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特点,我国还应推动船舶辅机国际化战略与开放合作,鼓励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提升我国在船海辅机领域的影响力。在国际合作中既要善于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也要勇于自主创新,真正实现从 “跟跑” 到“并跑”再到 “领跑” 的跨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船舶报社
Copyright © right 中国船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党建园地
   第04版:金色码头
   第05版:产经专刊
   第06版:产经上下游
   第07版:产经行业风
   第08版:应用天地
船舶辅机产业需加快“三化”转型
中船发动机启动最大缸径双燃料主机项目
中船集团七一一所船用余热发电装置通过CCS认证
中船集团七一二所批量交付船用箱式移动电源
广柴股份南沙新基地交付首台6UEC50型柴油机
中船集团沪东重机交付首台LPG双燃料发动机
钢价回调至年内低位
海川电气:打造船用变压器行业标杆
中国船舶报产经上下游06船舶辅机产业需加快“三化”转型 2025-10-24 2 2025年10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