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徐兆琦 于思涵 报道 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第七二五研究所成功签订高锰钢配套焊接材料供货合同,打破了韩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与市场垄断,实现了首个国产化液化天然气(LNG)储运装备新兴材料的市场应用。
LNG储运装置是清洁能源动力船舶的核心装备,高锰钢作为LNG储运装备建造用新兴材料,具有低温韧性优异、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 “十三五”期间,为促进LNG行业发展,打破国外在高锰钢领域的垄断,由七二五所牵头,联合中国船级社(CCS)、舞钢公司、中集宏图公司等单位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立项开展“船用LNG储罐高锰奥氏体低温钢应用研究”。经过3年的技术攻关,项目团队突破高锰钢冶炼与轧制工艺优化、焊缝金属合金设计及焊接接头综合性能调控、零下165摄氏度低温服役性能评价、大变形构件成形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成功研制出高锰钢及配套焊接材料等系列产品,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材料体系、应用评价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
七二五所完成了高锰钢配套全系列焊材的研制及工业化生产,并率先通过了CCS、美国船级社(ABS)、DNV船级社、法国船级社(BV)、英国劳氏船级社(LR)等五大船级社工厂认证,实现了国产材料从无到有的突破。
依托在高锰钢材料领域的科研先发优势,在产品推广、成果转化的攻坚期,七二五所组织了一支敢打敢拼、实干笃行的技术经营团队,精心策划产品推广方案,多次往返于项目生产现场,及时解决焊接技术难题,持续优化产品工艺性,积极配合船厂完成缩比模型建造,并顺利通过水压、充冷等型式试验。最终,七二五所以过硬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和严谨的态度赢得了船级社、船东和船厂的认可,成功拿下某清洁能源运输船燃料动力舱项目高锰钢电焊材的独家供货权。
高锰钢配套焊材的成功推广,提升了七二五所在LNG储运装备材料应用领域的影响力,为七二五所LNG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将助力七二五所引领国内高锰钢材料应用技术的发展。
据悉,在近日召开的国际海事组织(IMO)“货物与集装箱运输分委会”第七次会议上,IMO已同意对《国际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IGC)和《国际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IGF)规则中高锰钢用于低温应用的替代金属材料内容的修订,这也意味着IMO各会员国将正式采用高锰钢作为 LNG储罐材料,而高锰钢及配套焊材等材料的市场需求将迎来爆发期。



前一期